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2-07-20 16:27:01
1954年,在中國人民大學黨委的支持下,人大籌建了一所寄宿制職工子弟小學,定名為“中國人民大學職工子弟小學”。成立初期,共有24名學生。1958年歷經(jīng)先后兩次遷址,最后坐落在西郊人民大學院內(nèi),也就是現(xiàn)在的校址。
首任校長由呂晶同志擔任。附小遷至西郊后,人民大學黨委為加強小學的領導力量,派1937年參加革命、熟悉小學教育的黨委委員申玲同志為校長。在呂玲校長的帶領下,形成了領導、教師團結一致,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光榮傳統(tǒng),奠定了以后人大附小的辦學基調(diào)。
粉碎“四人幫”后,中央撥亂反正,1978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校,附小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從此附小迎來了蓬勃發(fā)展的春天。在人民大學和各級黨委的關懷下,重新組建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人大附小開始了教育改革新的征程。
特別值得附小人自豪的是,附小建校初期曾得到了吳玉章、成仿吾等老一輩革命家、教育家無微不至的關懷。吳玉章是同盟會會員,參加過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在“八一”南昌起義中擔任革命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曾任延安魯迅文藝學院的院長,解放后先后擔任華北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是我黨德高望重的“五老”之一。每逢“六一”兒童節(jié),吳老都親自到學校向孩子們祝賀節(jié)日,向老師表示慰問,十分關心學校的發(fā)展。50年代,吳老在主持“文字改革委員會”工作期間,曾組織附小開展“注音識字,提前讀寫”的教科研實驗,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仿吾是新文學的開拓者之一,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在他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期間,同樣十分關注附小的建設,關心師生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袁寶華更是非常關心附小的發(fā)展,于19年為附小親筆題詞……
在老一輩革命家、教育家和人大校領導的關懷下,附小領導和全體教師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學校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在“全面發(fā)展,辦有特色”的辦學思想指導下,以教學生學會做人為重點,開展德育工作。在文化課的學習上,著力于“打好基礎,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在進行教學改革的同時,舉辦各種讀書活動和知識技能競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在文體工作方面,開展了大量的活動,寓教于樂。同時學校大力提倡教育科學研究,以全面育人為宗旨,創(chuàng)造適合于每個兒童發(fā)展的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使教育教學質(zhì)量不斷提高。1983年獲北京市教育系統(tǒng)先進單位稱號,1993年,被評為北京市先進學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