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2-06-29 16:05:15
二、支持個性?
“差異性的發(fā)展”是支持者們認為“在家上學”帶給孩子的最重要的益處。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康健表示,“在家上學”作為現(xiàn)代教育的探索,給了學校制度之外的選擇。教育必須要突破“我們認為社會需要,我就要給你什么,你就要接受什么”的思維。任何一種單一的教育形式都無法滿足一個兒童、一個學生成長的全面需要。沒有人能夠知道一個孩子到底需要多少多少的東西,也無法提供給他所有教育的類型。教育必須是多樣化的,就像吃東西,吃多元復雜的會好一點。
“孩子適合做什么,他的天賦、能力和愛好在哪里?集體化的學校教育是很難發(fā)現(xiàn)和識別的。而面對面的小班教學,可以觀察孩子的變化,體察他的愛好、潛力和情緒。其實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人的自我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我自己能做什么!這種新的教育制度的出現(xiàn)的確有它的價值、合理性和必然性。”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如是說。
三、到底什么樣的孩子適合“在家上學”?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與人類發(fā)展系主任劉云杉認為,當前選擇在公立學校外進行自己的教育嘗試的家長更多是中產(chǎn)階級,他們對教育權利的再理解決定了他們的行為,這是中國日益壯大的社會力量在教育權利上的表達。
“‘在家上學’的孩子與在公立學校的孩子們區(qū)別不大,但是與家長的教育背景、視野、職業(yè)、家庭收入等有關系。”李新玲表示,“在家上學”的實踐者確實需要一定的家庭經(jīng)濟保障,但并非需要花費巨額的學費。
雖說“在家上學”得到了一些專家和家長的認同,但他們同時表示,“在家上學”并不適合所有孩子。
葦杭書院院長楊汝清認為,“在家上學”可能推動我們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但不是所有自由自主教育都是好的,必須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我們必須讓孩子認識到學校教育和我們家庭教育是什么關系。他表示,并不贊同讓孩子脫離體制教育,完全接受家庭的教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