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19 15:36:01
-01-
好奇心是李飛飛能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李飛飛如今光鮮亮麗的背后,還有一段不平凡的早年人生。她1976年出生于北京一戶普通家庭,李飛飛出生后不久,一家人就搬到了四川成都。80年代的成都遠沒有今天繁華,但她的父母特別保護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只要成都有展覽就帶她去,盡可能拓寬眼界,接觸更大的世界、更新奇的事物。
同時家里還有一條很有趣的家規(guī):李飛飛放學回家后只能在40分鐘內(nèi)做作業(yè),40分鐘后就可以看課外書、可以玩,干啥都可以,但就是不能再做作業(yè)。父母此舉,就是為了讓李飛飛養(yǎng)成專注高效的習慣,然后為自己留出充足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李飛飛16歲時,父母帶她移民美國。
雖然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但是都不會說英文,因此,有著一顆工程師和科學家心的父親到了美國,無奈只能做相機修理工作,而母親則是一名收銀員,勉強維持溫飽。因此除了上學,飛飛還要盡可能補貼家用,打工和上學就成了她適應(yīng)美國新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最辛苦時一天睡不到4小時。
李飛飛剛到美國時英語幾乎也是零基礎(chǔ),但是飛飛天生就對知識好奇。1999年,李飛飛以優(yōu)異成績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專業(yè)學士學位。
畢業(yè)后面對高薪又體面的工作,她卻選擇回環(huán)境惡劣的中國西藏,去研究自己一直懷著濃厚興趣的藏醫(yī)藥。這個決定瘋狂又令人費解,但她得到父母支持,因為父母當初來美國就是為了實現(xiàn)夢想。
這個決定與她一貫以來的興趣、好奇心、求知欲有關(guān)。李飛飛從小好奇心很強,喜歡探求真理,對問題追本溯源,比如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意義。雖然本科學物理,但她對藏醫(yī)藥的濃厚興趣不減,希望能從科學、哲學層面,來研究此神秘領(lǐng)域。
從西藏回來后,李飛飛而是選擇攻讀研究生。在父母支持和自己辛勤努力下,李飛飛拿到了加州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專業(yè)的博士學位,具體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和計算神經(jīng)科學。
同時,李飛飛又拒絕了當時無數(shù)人趨之若鶩的咨詢公司麥肯錫,轉(zhuǎn)而選擇進高校任教做研究,堅守自己以學術(shù)研究造福世界的夢想。不僅如此,在高校工作時她再一次做了“驚人”決定——專攻計算機圖像識別技術(shù)。
李飛飛是斯坦福AI實驗室里唯一的女性,也是這個AI實驗室的總負責人,是她帶著一群頂尖男士,在這個代表人類未來的領(lǐng)域里摸爬滾打,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可以說,正是父母從小對她的好奇心的有意激發(fā)和小心呵護,以及對她任何看似“不合常理”的夢想的支持,才讓李飛飛從小到大始終對世界抱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顆勇于追求夢想的強大內(nèi)心。這些在她的求學、工作選擇、研究探索上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也是她取得如此傲人成就的根本原因。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