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方音樂評論 2018-06-21 10:47:18
五、關于同音彈法
同音就是相同的某個音作為旋律連續(xù)出現(xiàn)幾次,它有兩三種情況:一種是模仿彈撥樂器,如琵琶和曼托林,它一般要求用輪指彈法演奏;一種是跳音要求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這兩種都屬于程度較深,技巧性較高的演奏。而這里要說的是第三種即速度不快的,本身就是旋律性的同音反復片段,如《拜厄鋼琴教程》第8、9、10條及《劃船歌》都有同音反復等。正確的彈法一般來說是盡可能地讓每個手指在琴鍵上站住的時間長些,讓每個音發(fā)音長一些,使樂音之間有連貫和進行的感覺,具體說來即保持音符的3/4的時間或多于3/4的時間。,具體做法是先應讓學生理解同音的音樂含義,告訴他同音是構成樂句的重要元素。如同說話中的“來來來我們彈琴!”這句話的來字連續(xù)說了三次,它與后面的詞是連在一起的,不可中斷而將它念成“來-來-來-我們彈琴!”。我們可套用一句三拍子的旋律,如sol sol solla sol mi re中的sol就是同音,切不可中斷,而應向前連續(xù)進行,使樂句連貫流暢富于音樂美。
六、關于調(diào)號和臨時升降號
在教學的時候,經(jīng)常遇到學生彈琴時看錯或忘了調(diào)號中的升降號和看錯彈錯臨時升降號。一種情況是把升E彈成降E或升F ,把升B彈成降B或升C,他們說這些音旁邊就這幾個黑鍵。他們誤認為升降某音就該彈黑鍵,所以我們應在啟蒙教學時就明確告訴他們,升高某音應彈右邊最鄰近的鍵,而降低某音應彈左邊最鄰近的鍵,不管它是白鍵還是黑鍵。另一種情況是把增二度和聲音程彈成小二度,如將發(fā)和升索彈成升發(fā)和索。固然是由于看譜粗心造成的,要求認真看譜即可解決,但也可啟發(fā)學生思考仔細,聽辯音響效果,告訴他們兩個相鄰琴鍵構成小二度的和聲音程時聲音極其刺耳,而相隔三個半音的增二度和聲音程雖然理論上是不協(xié)和的,但撇開調(diào)式理論不談,實際上與小三度音程效果是一樣協(xié)和的。在樂曲中小二度雙音用得較少,它一般在模仿打擊樂和描寫少數(shù)民族風情及怪誕的音響時較多使用,如哈恰圖良的《民間音樂風》等就是模仿打擊樂和描寫東方少數(shù)民族風土人情的,湯普森的《中國大戲院》就是模仿中國鑼鼓的,湯普森的另一首小樂曲《逃走的鼬鼠》中有一個小二度和聲音程聲音怪誕刺耳就是描寫鼬鼠逃走的聲音的。因此,在快速視譜彈奏時,不仔細看也能感覺到某月曲該彈增二度還是小二度雙音。事實上,那些彈琴好、視奏快的人都是善于思考且理論知識和經(jīng)驗很豐富的人。第三種情況是彈琴時妄了調(diào)號中的升降號,歸根結底是由于學生沒有傾聽自己的彈奏。正如我們寫漢字和英語單詞掉了偏旁部首和字母一樣,意思會離題千里,如果掉了升降號樂曲性質和風格就會完全不同。
七、關于音階
傳統(tǒng)的教學和教材都是從C大調(diào)開始學習音階,其實,C大調(diào)并不好彈,手型也難以控制、指法不易記住,而其他幾個調(diào)卻容易掌握些。如左手彈降D大調(diào)上行時,正好2、3、4這幾個較長手指在黑鍵上,大指在白鍵上彈奏,手型十分自然。用左手彈上行音階時,指法規(guī)律正好也是321,4321指,加起來等于七個音,是彈各條音階的基本指法,而且,當左手第1指彈到三級音F時,自然而然地需要轉指,此時用4指跨過大拇指上行到第七級音時,大指正好彈完音階的七個音,也正好能彈完一個八度的音階,接下去又開始轉指,如需彈奏兩個或更多的八度,只需繼續(xù)用同樣的指法規(guī)律即321,4321指,它比C大調(diào)音階指法更容易掌握,不需要特別地記憶。降A、降E、降B、降G大調(diào)音階左手上行和降E、降A、降B大調(diào)音階右手下行都是同樣的指法規(guī)律。彈B、E、A、D、G大調(diào)右手下行時,指法為54321,321指。且1指和5指正好也彈奏白鍵。而B、E、A、D、G大調(diào)左手上行時方向正好與之相反,指法卻與之相同。
提高鋼琴的教學水平,關鍵是教師。只有當教師首先掌握了正確的彈奏法,學生才會有長進。我們作為未來的鋼琴教師就必須認識到掌握正確彈奏法的重要性,只有基礎打好了,樓房才能牢固。其次,我們要不斷的充電,更新自己的知識,不僅要練琴、還要多聽課,要對學生負責,對音樂教育事業(yè)負責。鋼琴的學習,經(jīng)歷著感知美、理解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幾個審美心理過程,它已成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教師應不斷地學習和研究兒童審美心、鋼琴教學法,給孩子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孩子通過技能促進修養(yǎng),通過學習知識重視感受,著重強調(diào)學習過程,獲得好的結果,讓孩子的鋼琴學習,真正成為他們的翅膀,飛向美的天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