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樂繪分享 作者:leaves 2018-06-10 09:50:04
我們不需要急著將我們覺得好看或者對的思維在這個時候急著教給孩子, 因為你的思維不一定是對的,也可能錯得很嚴重,不應當給孩子限定,讓孩子局限在你的審美觀念里。
兒童美術重在熏陶,不在指導。每個人的審美和視野都不同,不管是專業(yè)美術老師還是家長。
在平時的繪畫中,有家長恨不得陪在孩子身邊告訴孩子這里的顏色應該深一些哪里應該淺一些好看;有的孩子家長像評論家,“你看,你這里顏色涂得就不仔細了”“我覺得你應該這樣畫”但是這些指導一般都沒有實際的意義。
為什么給孩子指導呢?因為你覺得孩子的這幅畫不好看。那什么樣的畫才是好看的呢?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有的老師喜歡淡雅的,覺得淡雅的好看;有的老師喜歡濃艷的,覺得濃艷的好看。但是每個人的審美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孩子的審美在培養(yǎng)和發(fā)展階段,它是無限的,無止境的,他可以比父母、老師的審美高很多,藝術造詣沒有止境。我們不需要急著將我們覺得好看或者對的思維在這個時候急著教給孩子, 因為你的思維不一定是對的,也可能錯得很嚴重,不應當給孩子限定,讓孩子局限在你的審美觀念里。
梵高的作品在沒出名前,在這個時候誰提倡會去學習他呢,反而是嗤之以鼻,當反面的教科書,而倘若梵高這個時候被人指導一定要像古典主義風格看齊,放棄堅持自己,那么多年后的梵高依然是名不見經(jīng)傳,消失在藝術的長河里。
凌亂的不一定是丑的,工整的不一定是美的,你覺得好看的不一定能登上藝術的高雅之堂,你覺得丑的可能孕育著新的藝術探索和可能性。
繪本能讓孩子開闊視野,充滿形象力,接觸更多的藝術手法,也能讓我們更加接近孩子,更孩子有更多更好的交流
注:文末有繪本購買鏈接
美術重在熏陶,不在指導。我想,多看繪本,多和孩子讀享繪本是非常重要是一件事。
繪本是寫給孩子們看的書。世界各地有著許許多多優(yōu)秀的繪本,這些繪本符合孩子的年齡階段,充滿了教育和啟發(fā)性,同時也具備滿滿的藝術性!缎∷{和小黃》的簡單幽默,簡單的藝術手法卻充滿故事性;《小黑魚》印章的手法卻給了我們深深的印象和直觀的藝術性;《好餓的毛毛蟲》自然的拼貼讓畫面那么細膩那么貼近孩子的心靈......優(yōu)秀的繪本實在是太多,讀的時候,不管你是大人孩子小孩,總會有觸動你的地方。
倘若你是孩子的家長,你應該讓孩子多讀讀繪本;
倘若你是家長或者老師,你應該多讀讀繪本。
你說:不會吧,繪本給孩子看到?
當然 不是,繪本同樣能讓我們了解孩子,走近孩子,能讓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品讀每一個細節(jié),藝術的畫面,新穎的風格手法,能讓我們的心靈變得純凈簡單。
當然,讀繪本要讀經(jīng)典的好繪本。比如凱迪拉克、金蘋果、信誼等獲獎作品,多是經(jīng)典的作品,我們能讓孩子開闊視野,充滿形象力,接觸更多的藝術手法,也能讓我們更加接近孩子,更孩子有更多更好的交流。
美術課不一定是在教室里畫畫,走出教室有時候你收獲的會更多。建立和孩子的情感,增進孩子之間的額感情,讓美術教育更加本真和輕松。
到博物館里去
倘若有博物館的資源,音樂廳和藝術館,不妨有時間多帶孩子去博物館逛逛。很多好的藝術作品,它不一定要是繪畫展,可以是陶藝,是布匹,是音樂。不要擔心孩子看不懂,如果孩子好奇了你可以講給他聽。不同的人會對所看到和接觸的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感悟和體驗,讓孩子自己去觀察去閱覽,慢慢地也在潛移默化中有了高于常人的藝術修養(yǎng)。這種修養(yǎng),不是體現(xiàn)在繪畫中的風格或畫面有多靈性或多獨特,它同樣能讓一個人的生活更加詩意化和更加高雅,人的幸福感更加強烈。
到自然中去
你說:孩子,這里應把花瓣畫細一點;小溪流應該這樣子畫。
按照老師或者家長的要求,這幅畫完成看起來真好看。但是這樣的額畫面沒有孩子自己的體驗和投入,這完全成了父母指揮下的機器產(chǎn)品。沒有好詞好句的積累,怎么會有好的作文;沒有豐富的視野,怎會有豐富的畫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