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6-02 11:45:01
三、猜想假設并制訂方案
活動二:不同的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土壤對植物生長的作用,我們怎樣研究不同的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1.生交流搜集的有關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的資料 。
2.小組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設計實驗方案,將預測結果記錄下來,并討論方案的可行性。
無論學生提出的實驗方案是否可行,教師都應給予肯定,鼓勵學生動腦思考,讓學生選擇自己可以驗證的方案,預測實驗結果,以備與實際實驗結果相對照,長時間觀察。
實驗名稱 |
不同的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
相同條件 |
|
不同條件 |
|
預設結果 |
小組討論,制定方案。
全班交流。
3.師:從你們的這些方法中,小組自由選取可以驗證的方案,討論預測會有怎樣的實驗結果,并填寫在課本上。
學生自由交流。
4.師小結:這個實驗需要較長時間來觀察,要堅持不懈。
四、展示交流:
教師展示教材中的詩歌,談話:土壤和植物真的就像媽媽和孩子一樣密不可分,彼此依存和影響。讓我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贊美土壤吧。
學生可以編寫詩歌、繪畫、剪貼等等均可。
師:讓我們來展示自己的作品吧。
五、拓展創(chuàng)新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都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研究了土壤,想不想自己動手變垃圾為綠肥?(展示綠肥的制造方法、步驟)
師:我們對于“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的實驗結果還只是預測,同學們,讓我們來做土壤研究員,成立科研小組課余時間繼續(xù)觀察、記錄,一個月后我們來交流結果,比比哪個小組的研究最細致深入。讓事實來驗證我們的預測好嗎?
教學反思:
本課是第三單元的第三課,在學習了前兩課的基礎上探究土壤與植物的關系,重點是引導學生大膽猜測并通過設計方案,引導學生進行中長期科學探究。
本課教學目標設定明確,教學結構合理,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教學方法得當。教師通過復習與本課相關的知識入手,直接提出問題,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導入學習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充分自由交流、探討進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研究能力和查閱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并讓學生學會傾聽的良好學習習慣,小組合作有序并富有實效。通過查閱資料、猜想預測、設計實驗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經歷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自行設計實驗、大膽猜想及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的能力。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關注相關知識,尤其是新科技方面資料,努力使活動落到實處。
不足之處:
1.應完善評價體系,加強小組評價。
2.板書字體較小,應加強板書的藝術性和合理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