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5-22 10:13:13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浙美版三年級美術下冊《巨大的恐龍》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內容。新美術教育理念讓我們認識到,小學美術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一群能欣賞美,會運用美術表現形式再現生活中的美,進行實踐創(chuàng)造的新一代!毒薮蟮目铸垺芬韵胂蠛头轮平Y合的方式,用大與小對比的方法,捏制造型、動態(tài)各異的恐龍,是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培養(yǎng)學生美術造型能力及觀察能力的典型課例。通過學習活動鞏固了用陶泥塑造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捏、壓、拼、刻等制作技法,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2.重點、難點。
重點:抓住各種恐龍的各種特征獨立捏制完成恐龍造型。
難點:正確把握不同體型恐龍的身體各部分的比例。
教學目標
1.了解恐龍生活的環(huán)境、種類以及消失的原因,增加對恐龍的認識,激發(fā)學習興趣。
2.以想象和仿制結合的方式,用大與小對比的方法塑制恐龍的造型,能根據已有的知識和想象來表現恐龍的故事。
3.培養(yǎng)關注、熱愛、保護自然的情感。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W生)恐龍的圖片資料、彩泥或陶泥、恐龍玩具模型等。
。ń處煟┓蹲、各種恐龍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安定學生情緒,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2.啟發(fā)導入新課。
。1)你參觀過恐龍的展覽嗎?你知道各種恐龍的名稱嗎?龐然大物——恐龍幾百萬年前就從地球上神秘地消失了,給人類留下了無窮的奧秘。
。2)揭題板書“巨大的恐龍”: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做恐龍。
3講授新課。
。1)出示范作。
提問:這是哪種恐龍?(恐龍——長頸龍、三角龍、劍齒龍……)
引起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
提問:你是用什么方式區(qū)分它們的?
學生回答。(分別從恐龍的體形、頭部、四肢、尾部的造型特點進行區(qū)分。)
教師小結:曾經在地球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恐龍,大致可分為食肉類和草食類,都有獨特的外型特征。它們有的頸部很長,有的長滿許多尖刺,有的長角,通過辨別特征就能區(qū)別出來。
。2)啟發(fā)談話。
提問:在你認識的恐龍中,哪些類型的恐龍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們生活在什么時代?是長什么模樣的?由哪些部分組成?(拿出資料或恐龍玩具并仔細觀察。)
、兕^部。②身軀。③腿部。④尾部。
提問:你最喜歡哪種恐龍?
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已知道的知識(如: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等)來說說看。大家暢所欲言。
。3)教師出示幻燈片,讓學生觀察各類恐龍形象。和學生一起聊聊恐龍是如何生活的?生活的環(huán)境又是怎樣的?蛇頸龍的長脖子,三角龍頭上的角,劍齒龍背上的刺,冀龍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各種不同的體形各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4)講授制作步驟。
、俜椒ㄒ唬河么髩K陶泥塑造恐龍的身軀和頭頸部分,并從胚泥中挖出一部分,塑造前肢和后肢。注意后腿部分表現粗壯一些,前肢較小。
、诜椒ǘ合确殖龃笮∧鄩K,分別捏制成恐龍的各個部分,然后拼裝組合。
思考:任選一種恐龍,一起說說身上各部位如何來捏制。(先概括成整體,后塑造細部:a.頭部;b.身軀;c.腿部;d.尾部。)
。5)布置練習作業(yè):根據自己的喜好與興趣捏制完成一頭恐龍。
4.作業(yè)練習。
學生選擇適合的制作方法捏制一頭恐龍。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