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5-16 19:07:29
(二) 結果異,因意志毅力不同
1、了解結果
看來,蜀鄙之二僧雖目標相同,但志向堅定的程度不同,所以,故事的結果怎樣?
(1)猶未能也。
。2)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釋句
。3)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之)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釋詞:有哪幾個字的意思,你要提醒同學們注意?
2、學生質疑
蜀鄙之二僧目標相同,其結果卻截然不同,此時,爾等更想知道什么?富者亦如此,有一句話,其反復說了兩次,哪一句?
3、品句“子何恃而往”
(1)子/何恃而往?/
A、釋句:點明“恃”意
B、想象:本應“子恃何而往”,富者將“何”倒置到“恃”之前進行強調,看出他嘴里在問,心里卻在說什么?
。2)子/何恃而往!/
A、點明句意:言下之意是什么?
B、老師帶讀
C、個性朗讀:現(xiàn)在,富者肯定滿臉寫著什么?
4、品味“足矣”
A、引入:不管富者如何懷疑、不屑,貧者回答的就是一句話——“吾一瓶一缽足矣”
B、引讀: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貧者竟曰——
富者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貧者竟曰——
富者不能至,而貧者竟曰——
貧者一窮二白,竟曰——
貧者僅一瓶一缽,竟曰——
C、練說:“足矣”二字,貧者說得怎樣?他走得也如此輕松嗎?在去南海的路上,你就是那位貧者,你一路上有何經歷,請截取一個畫面描述給大家聽!(師用文言文與生交流)
5、凸顯中心
試想,第二年,如果富者第三次對貧者說:“子/何恃而往?/”,想想,貧者會說什么?用筆記下來,如果你用白話文來寫肯定駕車就熟,如果你愿意用文言文來嘗試嘗試,那更好!
五、 拓展課文
1、 延學
爾等聰明乎?聰明也!貧富二僧雖目標同,卻結果異,乃是因兩者意志、毅力不同也!
彭端淑在原作中,對其子侄就明白地說“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1) 試讀,揣摩文意。
。2) 你知道了些什么?今后,爾等欲如何為學?
。3) 齊讀
2、挖掘“有志者事竟成”之深意
富者也是悔不當初。“越明年,富者欲之南海,亦曰:‘吾一瓶一缽足矣’”,你們以為如何?
3、由文及己
作者在文尾對大家說:“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釋句,點明“僧”為“貧者”)我們自己對自己大聲地反問一句“吾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我們自己對自己堅定地提醒一句“吾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教學反思: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文化傳承的媒介!妒癖芍肪褪且黄难晕,是一篇傳誦已久的佳作,很富有哲理。語文版的教材將其安排在六年級上冊學習。我想一是因為它短小精悍,文字較為淺顯,比較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二是文中所蘊涵的哲理能給學生以積極的引導。
文言文與現(xiàn)代白話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可能很多,雖然前面有學習《刻舟求劍》、《狐假虎威》、《鄭人買履》等文言文的基礎,但是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我仍把指導學生朗讀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本節(jié)課我從朗讀入手,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寓意。在朗讀時我采用了多種朗讀方式,如首先學生聽老師范讀,老師讀時盡量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從而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誦讀興趣。然后指導學生讀通順。此階段的練習,我采取帶讀、齊讀、指名讀、自由讀、同桌讀、小組讀、挑戰(zhàn)讀、我理解我讀等多種形式。學生讀得興致盎然。我還注重對長句、難句的反復練習。如讓學生說說會讀哪些句子或者哪些句子讀起來還有困難,如: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這樣的長句多練習。榜樣從學生中來,問題也從學生中來,練讀效果較好。第三,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熟讀,文中兩次出現(xiàn)“子何恃而往!”兩個“子何恃而往”的標點是不一樣的,我強調讀的語氣應該是不同的,要讀出二僧對話的不同語氣,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讀這個句子時,我還通過理解內容提示學生讀出不同語氣。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能讀通句子,正確停頓,較輕松愉快。學生在學習了本課之后,能夠與自身的行為相聯(lián)系,鞭策自己從小不僅要有理想,還要有實現(xiàn)理想的行動。我想這應該是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熟讀課文確實是理解課文的基礎。
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我要深入鉆研教材,扎實教學,把每節(jié)課上得更精彩。學生學得更輕松。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