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8-05-08 16:49:22
面對已經(jīng)養(yǎng)成磨蹭習慣的孩子,家長該怎么改變?或者,有些家長怎么避免孩子磨蹭的習慣?名思教育專家給家長總結(jié)了幾種方法:
方法1:家長學會放手,逐步減少過度幫助
名思教育專家陳老師總結(jié)的具體做法:
首先,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要讓他嘗試自己做,即使做不好,也要給予表揚,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其次,任何人做自己不熟悉、或是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都不會快的。家長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急躁的情緒,學會等待、包容,不管孩子的動作有多么慢,家長都不要急于伸出援助之手。
再次,家長要改變“孩子小,以后再培養(yǎng)也來的及”的錯誤觀念。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制定什么事情是孩子自己要做,給孩子養(yǎng)成習慣。
方法2:合理運用對比法,激起孩子的熱情
名思教育專家陳老師說:“我們所說的合理對比,就是巧妙地和別人對比或與自己前面的成績對比,找進步,找希望。”同時,名思教育專家陳老師特別強調(diào)家長注意的是,我們這里的對比,是比進步,不是給孩子樹立模范榜樣讓孩子去學習。比如,讓孩子比較:“自己迅速做完事情的感覺,與媽媽替你做事情后嘮嘮叨叨,哪個心里舒服?”“昨天穿襪子,你自己穿一只,媽媽給你穿一只,你比媽媽慢,今天怎么比媽媽快了?”“今天如果有人問你:衣服誰給穿的?你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他:我自己!”
名思教育專家特別提醒:
家長最好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希望在改變孩子磨磨蹭蹭習慣問題上能得到老師的幫助,讓老師減少一些批評,并給予更多一些的鼓勵。這樣家校配合,對改變孩子養(yǎng)成自己做事情的好習慣大有益處。
方法3:家長故意“耍賴”,逼孩子自己做事
“耍賴”可以說是孩子的法寶。名思教育專家趙老師認為,家長不妨學習孩子,適時運用一下“耍賴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會收到奇效。
比如:孩子要穿鞋到外面去玩,這時孩子是恨不得馬上飛到外面去,會急著催大人快點給他穿鞋、系鞋帶,這時不妨磨蹭一下,故意放慢速度,或者成心把鞋帶系壞,目的是讓孩子著急,自己也動手幫忙。這是“軟”的耍賴方法。
還有“硬”的耍賴方法,開始要幫助孩子系鞋帶的時候,就告訴孩子,一人一只,這樣分工快。家長做完就不管了,就是耍賴告訴他不能幫他了。在看來幫助無望的情況下,他也會自己完成的,而且,速度也不一定慢,因為外面精彩的世界在吸引著他。
名思教育專家提醒,在運用耍賴法的時候,應該注意:
1、耍賴法要運用得當,不能太隨意,不能太多,引起孩子的太大反感,就會失去效力。
2、既然家長運用了“耍賴”的辦法,就必須堅持到底,不能被孩子的軟磨硬泡或發(fā)脾氣給難住,不能心軟,否則前面的努力前功盡棄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