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8-05-08 16:49:22
孩子做事,尤其是學習,總是拖拉、磨蹭,家長對此束手無策?名思教育專家陳老師建議家長:先觀察孩子的表現(xiàn),了解孩子拖拉、磨蹭屬于哪種類型。然后,根據(jù)不同類型,從多個方面分析,找出導致孩子拖拉、磨蹭的真正原因,針對存在的問題找方法,并適當運用,才能達到事半功倍。
那么,孩子總是拖拉、磨蹭的原因,有哪些呢?陳老師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找原因:孩子自身和家長方面。首先孩子自身原因,陳老師總結(jié)大致有天生慢性子、注意力分散等原因。其次,家長方面,自己慢性子影響、家長包辦一切等等。
最后根據(jù)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名思教育專家陳老師將按照孩子表現(xiàn)和形成原因,分別分析,找出解決辦法。幫助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的壞習慣。在運用專家提供的方法時,家長要注意聯(lián)系孩子實際情況,切忌盲目套用。
問題一:孩子天生慢性子
貝貝是這樣一個孩子,說話慢條斯理,動作不緊不慢,每天早上任媽媽喊破嘴皮,仍然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真的是雷打不動。有時看著媽媽著急的樣子,還會嘟噥“有什么好急的啊,真是的,大驚小怪。”讓你哭笑不得。在貝貝媽媽眼里,兒子和他父親一樣,簡直就是一頭固執(zhí)的慢牛。
名思教育專家陳老師提醒家長首先應該了解:孩子慢性子是遺傳了長輩的基因,在出生后,跟著慢性子的長輩一同生活,就會受到基因和環(huán)境的雙重影響,使其性格更加固化了。(就像貝貝,首先貝貝遺傳了爸爸慢性子的基因,又受到慢性子爸爸的影響,就養(yǎng)成了這種性格)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慢性子不加以注意,使得孩子養(yǎng)成拖拉、散漫的習慣,問題就產(chǎn)生了。
名思教育專家陳老師總結(jié)針對慢性子孩子的教育方法:
方法1:角色扮演法,真實體驗結(jié)果
對于慢性子的孩子,家長和孩子可以經(jīng)常在家里進行角色扮演的游戲,由爸爸或媽媽扮演孩子,孩子來扮演爸爸或媽媽,真實再現(xiàn)孩子的生活情景。家長嚴格按孩子日常的速度行事,甚至可以再慢些,讓孩子真心去體會自己日常動作是如何的慢,讓他去感受到別人的不耐煩,對他產(chǎn)生一定的刺激,明白自己的慢性子浪費了多少時間,從而有意識地去做些改變。
名思教育專家孫老師提醒家長在運用這一方法時,應該注意:
1、如果您的子女是敏銳而挑剔的孩子,請不要運用此法,他們會覺得您在取笑他,捉弄他。
2、做角色扮演的游戲前,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實驗試探一下孩子的承受力。
方法2:改變家庭氣氛,組織家庭比賽
通過貝貝的例子,名思教育專家孫老師認為:家長要意識到自身慢性子所形成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慢性子有責任,所以當孩子被別人認為“慢半拍”而感到委屈的時候,家長要更多的找自身原因。然后在孩子面前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給孩子做表率。
名思教育專家孫老師提醒家長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家長如果決定和孩子一起成長,就不要半途退卻。
2、 家長的磨蹭習慣比孩子還頑固,很有可能被孩子批評或者奚落,家長要對孩子解釋,取得孩子的諒解。
方法3:運用自然教育法,進行后果提示
“自然教育法”倡導的理念是:一個人應當承受他的行為引起的后果,從而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方式。名思教育專家孫老師提醒家長:家長一定要啟發(fā)孩子去了解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梢詮V泛地了解,磨蹭的人為什么總是成為同伴們的笑柄?影響班集體榮譽的時候同學們會如何反應?這樣可能對孩子產(chǎn)生一定的觸動,促使孩子產(chǎn)生改變自己磨蹭的愿望。
問題二:家長包辦一切,導致孩子磨蹭
家長對孩子過于疼愛,事事包辦;家長急性子,嫌孩子動作太慢,浪費時間,不如自己包辦;家長認為孩子小,磨蹭是暫時的,現(xiàn)在我先包辦了,等他長大了再說不遲。名思教育專家提醒家長,以上想法做法,都會導致孩子磨蹭。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