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30 15:07:12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鄂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魚》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認識家鄉(xiāng)池塘中的常見魚類,能說出它們的名字。
	
	  2、觀察、實驗、記錄并歸納典型魚類的外形及行為特點。
	
	  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jù)提出的問題作出合理推測,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能用語言較清晰準確地描述魚類的外形及行為特點,能利用表格整理記錄有關研究結論。
	
	  2、知道科學探究涉及提出問題、解答問題,能將自己研究的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作比較,體驗科學探究中運用證據(jù)、邏輯推理、想象建立假設和推斷、理解事物及現(xiàn)象的重要性。
	
	  3、能將魚類特點與池塘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知道魚的外形及行為特點與它生活的環(huán)境是相適應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樂于與他人合作與交流,通過探究,討論歸納魚類共同特點。實際生活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對魚類及相關行為作出判斷和解釋。
	
	  教學重點:
	
	  1、認識家鄉(xiāng)池塘中的常見魚類,能說出它們的名字。
	
	  2、觀察、實驗、記錄并歸納典型魚類的外形及行為特點。
	
	  教學難點:
	
	  知道科學探究涉及提出問題、解答問題,能將自己研究的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作比較,體驗科學探究中運用證據(jù)、邏輯推理、想象建立假設和推斷、理解事物及現(xiàn)象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1、池塘魚類的種類、外形特點、生活方式等相關掛圖或課件。
	
	  2、水槽(或玻璃魚缸)、瓷盤、鑷子、紗布條、塑料繩、木片、滴管、水、家鄉(xiāng)池塘中的典型魚類(如鯽魚)、毛巾或衛(wèi)生紙。
	
	  3、各種水生動物(不一定是魚類)的圖片或課件。
	
	  4、家鄉(xiāng)池塘中的小型魚類活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搜集信息資料
	
	 。1)出示圖片或播放課件:同學們,這是我們家鄉(xiāng)的池塘中生活的幾種魚,誰知道這是幾種什么魚?
	
	 。2)在我們家鄉(xiāng)的池塘中,還生活著哪些魚類?(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將有爭議的動物板書在黑板一側,在后面的學習中重新歸類)。
	
	 。3)各種魚的大小、形態(tài)、生活方式不盡相同,可為什么人們把它們都叫魚呢?關于魚你還知道一些什么?
	
	  2. 提出研究問題
	
	 、沤處煶鍪静⒑喗轸~類活體,安排學生觀察鯽魚的外形特點,為下一步研究活動做準備。
	
	  師述:鯽魚是魚類的典型代表,它在外形上具有什么特點呢?請各小組認真觀察魚的外形、身體表面長有什么、魚鰓的形態(tài)等。同學們若對鯽魚其它外形特點感興趣也可以進行觀察,觀察之后將結果記錄在“我們的發(fā)現(xiàn)”表格里
	
	 、品中〗M進行觀察、討論、記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