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3-30 10:31:59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滬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兩小兒辯日》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認識兩個字,會寫一個字。
2.疏通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3. 學習古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動腦大膽質疑及孔子的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目標2、3
教學過程
一、 古詩渲染,激發(fā)興趣
1.由詩詞引入
同學們,歲月如流,白駒過隙,轉眼六年的小學生活就要結束了,相信出色的你們一定有了不少的知識儲備,現(xiàn)在老師就要考考大家,我說上句,試試你能不能接出下句。
白日依山盡,-----------------
日暮蒼山遠,--------------------
大漠孤煙直,---------------------
清晨入古寺,--------------------
日出江花紅勝火,--------------------
千門萬戶曈曈日,--------------------
發(fā)現(xiàn)剛才這些詩句有什么特點?(都帶“日”)
古詩是中國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我們民族
文化的精華,那么今天我們來共同分享一下中國文化瑰寶中的又一種形式,文言文。大家看老師寫課題。
2.板書課題 ,解釋課題,學習生字“辯”
題目中也有一個“日”,是“辯”日。區(qū)分形近字“辨、辮”。
二、 初讀課文,逐步感知
1. 教師泛讀
師:這是一篇文言文,也是我們小學階段接觸的一篇較長的文言文,老師想知道,你預習時感覺它與現(xiàn)在的白話文比起來怎么樣?(別扭,費勁,拗口)(提示學生文言文與現(xiàn)代白話文的區(qū)別,讓學生有目標的聽范讀。)老師先讀給你們聽,可以在預習時沒讀通的地方畫上斜線表示停頓。
2. 學生自由朗讀。
師:其實,文言文和古詩詞是一脈相承的,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韻律美,所以,同學們注意,讀的時候不要急,要像讀詩那樣有韻味。自己試一試,別忘了注意斷句和字音。
3. 指名讀。(大家傾聽,適當評價,關注三個“為”的兩種不同讀音。)
4. 同桌互讀。(取長補短)
5. 分行分自然段讀。
三、 疏通文意,理解內容
師:文章讀了幾遍了,那么文中講了幾個人物呢?(教師相機板書:兩小兒 孔子) 他們在爭論什么呢?為了知道得更確切,請同學們結合書下注釋,逐句了解一下文章的意思。
1. 結合注釋了解大意
先自己說,再同桌或小組說,最后集體交流。
集體交流時關注重點詞語的翻譯。如:以、為、及、決、孰等。
學習“孰”,會組詞嗎?或說句子。(孰是孰非、孰對孰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