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論壇武漢站 2018-03-07 14:11:33
比如寫作業(yè)
寫作業(yè)就應該認真專注,最好全部做對,最好主動要求多做些練習題——大人的心理事實。
我不會寫/寫錯一點媽媽就要吼我,寫作業(yè)讓我感到恐懼,我想玩會兒橡皮,想點好玩的事——這是孩子的心理事實。
怎么讓孩子表現(xiàn)得符合我們的心理事實?——盯,吼,還有打。
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心理事實會導致我們做出不同的回應,而不同的回應真的會讓我們得到和心理事實相配的結果——這就是吸引力法則。
我們覺得大寶壞,總是批評他、懲罰他,時間長了,大寶就真的變得頑劣,處處和大人做對,對弟弟心懷恨意。
我們認為大寶是善良的,他只是希望媽媽能給他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注,我們就給他需要的,時間長了,他真的就變得友愛、懂事,性格陽光。
4
這幾年,總是有孩子跳樓自殺的新聞。悲劇發(fā)生后,父母失聲痛哭,追悔莫及。
他們覺得:自己是愛孩子的啊,對孩子嚴格是為了孩子好啊,孩子怎么就不明白呢?
但是,在孩子那里,他感受到的卻是:動輒被打罵、被羞辱。
孩子的心理事實是:爸爸媽媽不愛我,我一無是處,給他們丟臉了,他們后悔生了我這個孩子。我是沒有價值的,不如去死……
如果這些父母能早點意識到孩子的想法,也許會避免很多悲劇的發(fā)生。
那么,我們該怎樣做呢?
1. 通過學習,了解自己。
面對同一個客觀事實,為什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心理事實?
不同的成長歷程、性格、眼界和認知,會塑造出不同的心理事實。
同樣是半杯水,缺乏安全感的人會發(fā)愁“只有”半杯水,內(nèi)心豐盛的人會慶幸“還有”半杯水。
認知水平高的人,看待問題會更加靈活、有彈性,擅長換位思考,從而看到有不同的選擇——他們會盡量爭取雙贏的結果。
認知水平低的人,會固守僵化、偏執(zhí)的思維模式,認定只有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確的,別人都是錯的,鉆進牛角尖出不來——自己痛苦,別人也痛苦。
通過學習,了解自己,覺察自己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心理事實。
通過學習,提升認知,覺察自己的心理事實是否有局限性、是否偏執(zhí)。
把自己弄明白了,周圍人也會受益。
2. 通過學習,了解孩子。
每個人都是依據(jù)他所認為的事實發(fā)出行為的。
你認為大家都愛你,你自然會回饋善意。
你認為大家都討厭你,你自然會進行防御和攻擊。
孩子也一樣。
所以,當孩子的行為讓你感到抓狂、崩潰的時候,冷靜一下,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孩子的行為背后,表達了他怎樣的心理事實?
他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心理事實?
他的心理事實和我的心理事實有什么不同?
我該怎樣做,才能讓我們雙方的心理事實更加趨于客觀、更加一致?
當你想清楚了這幾個問題,解決方法也許就呼之欲出了。
當然,能想清楚這些問題,靠的還是學習,不斷反省,提升認知。
3. 盡量做到這八個字:覺察,表達,聆聽,溝通。
覺察自己和孩子的心理事實,
表達自己的感受,
聆聽孩子的感受,
溝通彼此的感受,使我們對問題的看法更全面、更真實。
在事實層面,人與人的看法和行為可能相差甚遠,每個人認定的事實都不同,但在感受層面,我們每個人都是相通的,它是我們彼此理解的紐帶。
我們很少覺察自己的內(nèi)心,不太習慣于表達感受,也不擅長聆聽對方行為背后的聲音,即使已經(jīng)身為父母——在這一點上,孩子是我們的天使,他在提醒我們,需要補上這一課。
4. 最后,警惕兩個詞:必須,應該。
當你的話語和內(nèi)心獨白中總是出現(xiàn)這兩個詞時,你就要警惕了。
你需要反問自己:
我認為的“必須”“應該”就真的是“必須”“應該”的嗎?
這是客觀事實,還是我的心理事實?
我的心理事實就一定是完全正確、且唯一正確的嗎?
有沒有可能,別人的心理事實也有道理?
有沒有可能,事情可以不“必須”“應該”如我所想?
不僅在親子關系中,在所有的人際關系中也是如此。
試試看,減少這兩個詞的使用頻率,會讓你的痛苦和糾結減少很多。
你會發(fā)現(xiàn),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發(fā)生了變化,你的心也變得平和,甚至慈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