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2-26 17:00:13
2.抓字眼,明大意
(1)學習1、2句:“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2)討論句意:(從正面看形成嶺,從側(cè)面看形成峰,遠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讀重音
讀出氣勢,有強弱對比,如遠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讀出起伏,“遠”強一些,“近”弱一些,“高”強一些,“低”弱一些。
。4)學習3、4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不認識,看不清。緣:因為。 題:書寫。
。5)討論句意
看不清廬山的本來面目,只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
(6)指名說全詩意思
3.想意境,悟詩情
。1)放廬山幻燈片,讓學生想象當時意境,領(lǐng)悟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試講3、4句詩的含義。
。2)引伸:對于比較復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觀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現(xiàn)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準確地認識這個事物。
。3)提問:我們評價一個同學時,應該怎樣看?
(是只看他缺點,以此評價他呢?還是只看他優(yōu)點呢?引導學生說出看問題要從不同解度看。意思講明白即可。)
小結(jié):《題西林壁》把廬山特色濃縮成絕句,概括貼切,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我們還從中獲得啟示。
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體會詩情。
附:板書: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