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杭州站 作者:破壁人杰克 2017-12-29 17:10:54
1.四大方面
為孩子幼升小擇校什么最重要——主要有四點:
(1)家近是個寶
小學教育不能完全依賴學校,可以騰出時間由家長與孩子互動或為上課外輔導班留出時間,家長和小孩如果太辛苦越臨近畢業(yè)越痛苦。在小學階段孩子的快樂是最珍貴的。
。2)校風好,學習氛圍較為濃厚,教師負責任
無數(shù)家長和老師的經(jīng)驗是:小學階段一個負責任的老師大大超過一所好的學校。
。3)學校同年級班級要少
不超過4個為宜,每班人數(shù)不要超過40人,最好在30至35人為佳。班級、學生太多會大大影響教育質(zhì)量和教師責任度,競爭壓力過大,容易造成小孩心理扭曲,適得其反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咨詢過的例子就很多。
。4)小升初時候的電腦派位
如果派位較好可以為家長和小孩留下備胎,萬一成績不理想或學習一般,也可以升入優(yōu)質(zhì)中學,避免家長再交巨額贊助費去選擇初中了。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小學都有派位的學校,被派位的初中學校一般會長期不變。
2.三大問題
。1)寄宿or走讀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念小學一般推薦走讀,不推薦寄宿。
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親情,是培養(yǎng)小孩情商的重要時期,不要讓他們的感情世界在寄宿中漂泊;
寄宿后家長無法準確體察孩子的內(nèi)心變化,家庭自主教育、特長教育、家庭互動教育會嚴重缺失;
寄宿學校孩子的家庭背景一般較好,容易互相攀比,感知外界事物大量減少,不利于健康人格形成。
寄宿制雖然可以相對提高小孩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作息時間意識,但是快樂、呵護是這一階段的主旨,也是家長最大的責任,完全可以由家庭解決,放棄它既是家長推卸責任也是對小孩歡樂童年的部分扼殺。
(2)跨區(qū)擇校問題
如果離家近可以考慮。否則成本大、家長小孩苦、浪費時間多。
一旦選擇的和自己的實際期望差距大會追悔莫及和形成痛苦的心理得不償失。
還要注意部分省市的學籍制度,比如北京,一旦須擇了外區(qū)就意味著小孩的初中也必須在這個區(qū)上,進入別的區(qū)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會付出巨大的資金、人情投入,可能會更得不償失。這就不是6年的痛苦可能會是9年。
提醒家長注意的是,一些小學到了五年級(有的是四年級)是嚴禁轉學的,那個時候小學生的學籍都是統(tǒng)一凍結的。
(3)名校效應
把孩子送進“名牌”學校,一味為考試而學習,就會把孩子培養(yǎng)成只知道排擠他人的人。從小學到大學一直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里,恐怕會成為不知人間疾苦、缺乏感情的動物吧。從幼兒園時代起就讓孩子追求“名牌”學校的是錯誤的。孩子應當進入本地區(qū)的小學,這是最好的途徑。孩子的學校里有朋友,放學后、寒暑假都能常在一起活動。而那些遠離家鄉(xiāng)進入“名牌”學校的孩子,放學后或假日都不能和鄰近孩子一起相處,實際是被排除出本地區(qū)之外,使其形成一種特權思想。
名校的硬件比較好,老師確實有經(jīng)驗和一定水平,但因為他們知名所以社會活動和各種兼職也多,有時是很難在學校見到他們的,花在教學上的心思會打不少折扣。選名校家長得到的最大的是心里安慰,選普通校擔心后悔,而恰恰把適合的拋在了一邊。
當然,如果本地區(qū)小學的教學質(zhì)量實在不盡如人意,可以考慮轉到相對較近的名校。
3.善用網(wǎng)絡
經(jīng)常關注本小區(qū)、相鄰居住小區(qū),目標學校居住小區(qū)及相鄰居住小區(qū)的網(wǎng)上論壇。
多關注家長幫杭州站,會持續(xù)更新。
多瀏覽劃片學校、目標學校網(wǎng)站,常到專門的升學、考試論壇看看。
擅用搜索引擎中的板塊功能。例如,百度的“貼吧”、“知道”、“百科”板塊。絕大多數(shù)的小學在百度中都有自己的貼吧,可以感受到每所小學的校風、學風、學生的活躍程度、小學畢業(yè)后學生升入中學的去向、對任課老師的評價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