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作者:孫春曉老師 2013-09-22 11:05:09
摩比一年級的第三講《看圖列算式》,有的孩子算數水平高,最先算完,非常開心,和那些計算比較吃力的孩子相比,他們相當有自信,僅僅是看他們做完題的那得意的表情里,還有那因為興奮而晃動的小身體就知道!課堂中計算水平差異明顯,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有句話說的好,"一個人計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維敏捷度和思維靈活性在計算方面的體現",而恰恰是思維的敏捷和靈活給予孩子探索的自信和求知的欲望!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能熟練地口算,特別是基本口算,對筆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筆算的臺階,更是一種具有獨特思維價值的內容,是課程中獨立的部分。它確實是用你的腦子去算,而不是在你的腦子里算。從計算有形到無形是一個過渡,其中不乏學生勤于練習與方法的掌握的結果!
不難看出,計算又是所有數學活動的基石,離開了計算,數學活動便成了無本之木!缎W數學新課標》中規(guī)定"要使學生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計算的能力。"對于計算,不僅是重視練習,方法更重要!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占有較大的比重。從低年級20以內整數加減法、乘法口訣到中年級的兩位數整數乘除法,再到高年級小數、分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純粹的計算教學貫穿了整個小學數學教材。另外,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這三大領域,都與計算密不可分。從質上看,計算在訓練學生縝密的思維、嚴謹的態(tài)度、快速的反應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學生在計算出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對知識的不理解,使得學生在計算時候意識不到錯誤,小學一年級馬上就會進入應用題的學習,在這個時候如果讀不懂題,就不會列算式,當然更不用提計算的準確性了。另一種是基本口算不熟練,造成計算失誤。這兩種問題都是在學生當中是普遍存在的,不從計算方法和口算能力方面進行糾正,錯誤就很難更正。第三種情況是由于學習習慣不好,其實就是馬虎,例如抄錯、看錯題目,計算過程不符合要求,沒有驗算的習慣等等。
因此,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平常練習要嚴格要求,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書寫習慣。學生認真、細致的習慣是平時養(yǎng)成的,在平時我們要做到嚴格要求學生。在學生做題時提醒他們要認真仔細,看清題目所表達的題意,根據題目的要求列出式子進行計算,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在解題時的準確性。
(2)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習慣。盲目的進行計算會影響正確率。解計算題也要和解應用題一樣,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提醒孩子一定要"先看、再想、后計算"順序,養(yǎng)成良好的分析問題的習慣;
(3)要學會堅持。摩比在一年級秋季第一講的時候發(fā)了心算題卡,要求就是每周練習4-5次,每次10分鐘左右,可以根據孩子的心情來,心情好咱們就多練習一會兒,心情不好就等一等再練,貴在堅持,方法就是先練習時間,一定要計時,沒有時間的控制效率就很難保證,40秒就可以升級,一列一列的練習,熟練了之后就可以練習寫,看是看的能力,寫是寫的能力,看算快不代表寫算快!要堅持每周的訓練,效果會非常明顯!
在一年級教學中,有些學生還常常用掰手指的方法來進行計算,不僅計算速度慢,而且對今后學習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有影響。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提高學生計算能力,而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拓展思維發(fā)展的高度和廣度!在以為學生的后繼學習和整體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打好基礎,而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依賴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和方法的掌握,同時相信勤也能補拙,多加練習也是非常必要的!
關于孩子的計算能力無需多說,而大多數的家長們也會在計算能力強的孩子身上不自覺的貼上"聰明"的標簽,關于這一點雖然自己也不全部認同但是也不得不 承認計算能力強的孩子反應能力卻有不同,尤其在關于數概念方面的問題上甚至占盡上風。這也并不奇怪,因為在很多的數學問題上,計算往往是重要的基礎。所以 孩子的計算能力也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更何況我們不得不面對小學中大量的關于計算的問題,計算力足以摧毀一個孩子的數學興趣,當然也足以建立強大的自 信心。
那么到底該如何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尤其如何快速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一直是令爸爸媽媽頭痛的問題。為了讓更多的孩子不再計算上有軟肋,也更多地解決家長們的煩惱我將分享一下我在教孩子計算時的一些方法和感悟,希望能對孩子們有所幫助……(點擊查看文章)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