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作者:幼教網(wǎng)編輯 2011-05-26 18:17:54
10.寶寶今年9月就升入小學了,想知道寶寶能不能很好的過渡到小學的生活,家長在哪些方面做調整呢?小學和幼兒園的區(qū)別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謝謝老師們
君卿老師的回復:
首先,家長別給孩子制造緊張的氣氛。有些家長會對孩子說,你馬上就要上學了,在學校要聽老師話,爭取當三好學生……別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梢詫⒆诱f,你長大了,馬上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讓孩子對小學生活有一個憧憬,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其次,幫助孩子做好身體上的準備。早睡早起,睡眠充足,保證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小學一年級一周有四節(jié)體育課,加上現(xiàn)在又推行陽光體育、課間活動等,確保孩子每天鍛煉一小時。如果孩子前期沒有這方面的準備,一下進行這么多的體育活動,孩子可能會吃不消。
再有就是知識上的準備。語言方面,小學要有500字左右的識字量,其實一般的孩子都會積累到,只是能否熟練運用及表達能力的區(qū)別,所以多讓孩子說,勇敢地說,是需要培養(yǎng)的;數(shù)學方面,要對基本的數(shù)概念進行認知,對一些思維(邏輯、推理、空間想象等)的培養(yǎng)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是良好習慣的準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收拾學習用品,明天上學要用的東西要學會自己整理。當然這個做的過程要由家長指導。有些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較差,要教會孩子自行如廁、系鞋帶。
家長要給孩子灌輸一種互相幫助的思想,“你現(xiàn)在是一名小學生了,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同學有困難,沒有帶齊學習用品,你要主動借給他。”“同學之間要相互謙讓,不能耍小性子,因為他們都是你的伙伴。”
最后再提醒家長兩點,一是給孩子學習用品的準備,比如書包、鉛筆盒等要實用為主,有的孩子的鉛筆盒功能特別全,按鍵特別多,結果鉛筆盒打不開了,筆都拿不出來。
二是建議家長帶孩子提前去學校感受一下學校的環(huán)境,讓孩子對即將開始的小學生活有一種期待。有的孩子剛入學的時候會哭,就像剛入幼兒園一樣,他認為媽媽不要他了,把他扔在這個地方。
11.孩子對漢字不敏感,不愿意自己閱讀怎么辦?孩子是否需要提前學習拼音?謝謝老師
君卿老師的回復:
對漢字的敏感度的關鍵在于激發(fā)孩子對漢字以及閱讀的興趣,識字和閱讀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孩子對漢字不感興趣便不愿意主動閱讀,也感受不到認識漢字對閱讀的有利作用,沒法從不斷的閱讀中去接觸漢字。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對漢字不敏感,切忌單獨枯燥的去強迫識字,家長可先引導并指導孩子閱讀,以游戲的形式在閱讀課文中比一比誰認的字多,認識多的予以獎勵的形式一步步的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興趣,等到孩子的識字量到了一定程度后,他能獨立閱讀時就能自然而然的對漢字敏感了。漢語拼音是學生識字的拐杖,它是開發(fā)智力,促進“提前讀寫”的有力工具。而據(jù)眾多小學一年級教師反映,一年級學生入學后,只花一個多月的時間來學習拼音導致很多孩子因進度太快而跟不上班。所以讓孩子適當提前學習漢語拼音,這對孩子更好的適應小學語文學習,對于小學推進“注音識字”提前讀寫的先進教學方法是大有好處的。
12.想問問老師
。1)不知我家孩子傾聽能力是有問題,我囑咐他什么事說了好幾遍,然后問他我說了什么,他卻說“不知道”,我又說一遍,讓他重復可還是重復不出來,但要是給他講故事,他確能重復,還能提問,甚至討論。請老師幫我分析一下,如果是我說話他不注意聽所以重復不出來,那為什么我再說一遍他還是重復不出來呢?
(2)如何鍛煉孩子的傾聽能力?
君卿老師的回復:
。1)孩子的一個很鮮明的特點就是,要是她喜歡的,就會特別想做,而且做得很好。而且,如果讓孩子覺得你一直把他當做一個小孩子,同樣的事情多次單調的重復,他們會有逆反,說“不知道”就是很常見的逆反現(xiàn)象。但是,相對與您說的話,在聽故事的時候,孩子不僅能重復還能討論,說明他的興趣在這里。
(2)建議您分三步鍛煉孩子的傾聽能力,或者說培養(yǎng)傾聽的習慣。
第一,提出要求,很正式的和孩子說:你已經長大了,是很多小朋友的大哥哥或大姐姐,別人再跟你說話的時候,要安靜,要仔細聽,聽清楚別人的意思;在別人說完后,要給對方一個反應,比如“好的”“嗯”或者點點頭等等;
第二,在跟孩子溝通前,布置任務和獎勵,比如說:我要給你布置小任務啦,看看你能不能很好的完成,如果完成的話,我就獎勵你小貼紙(或其他的小東西)……在聽完之后,讓孩子復述一遍。慢慢讓孩子了解到她認真聽你的話是會得到認可的。
第三,對孩子的傾聽給予及時的認可。除了可以交代孩子的事情,當孩子偶爾將聽到的一些信息講給你的時候,及時地給他鼓勵,比如:寶寶幫爸爸記著這件事情,非常好!謝謝!
拋磚引玉,希望能有更多的家長來拍磚。
詳細答疑請查看原帖:
趙葉子老師李君卿老師在線答疑——幼升小面試前該怎么準備?(結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