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08 22:03:37
生動形象的內(nèi)容、瑯瑯上口的稚語童言受到孩子的喜愛,原本零亂瑣碎的內(nèi)容就這樣被幼兒輕而易舉的記住了。
再如中班教材中有一《小小氣象預報員》的活動,向幼兒介紹下雨之前的天氣變化與動物的異常反應。我讓幼兒從老一輩那里請教有關知識,并將其中的一部分從天氣和動物兩方面編成兩首不同的兒歌:
下雨之前——
天空黑鴉鴉,一陣大風刮。
一道白光照天下,一陣轟轟雷聲打。
大雨頃刻要來到,趕快躲起別害怕。
千萬別躲屋檐底,更別站在大樹下,
安全第一最重要,請你一定要記牢!
下雨之前——
蜜/蜂/釀/蜜,
蚯/蚓/滾泥/灰
螞/蟻/搬/家,
蜻/蜓/低低/飛。
魚/蝦/水面/游,
看見/“出汗”的/小烏/龜,
青蛙/呱呱/叫,
知了/樹上/瞧,
它們/告訴/我,
大雨/很快/要來/到。
兩首兒歌,看起來好像不是很有規(guī)律,但是如果你按照上面標的“/”節(jié)奏朗誦,就會發(fā)現(xiàn)比較上口且易記易誦,并且通過兒歌就能知道下雨以前的天氣變化以及部分小動物的異;顒,如果加上動作表演效果會更好。
3、引起幼兒興趣和探索欲望
在幼兒園課程當中,計算課不象語言故事那樣引人入勝,也不象歌曲、游戲那樣令人興趣濃厚,簡單的圖片、抽象的數(shù)字、干巴巴的試題,再加上老師嚴厲的目光,幼兒的積極性實在是不高,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幼兒巴不得永遠不上計算課。見于這種情況,我將兒歌納入進來。
比如讓孩子認識序數(shù),我編了一首兒歌:
排隊——
小豬、小熊和小猴,
排好對兒向前走。
小豬第一打排頭,
小熊緊緊跟在后,
請問第幾是小猴?
向左轉,向右轉,
再來一個向后轉。
請問是誰站中間,
誰在最后誰在前?
再如讓幼兒復習數(shù)的加減運算,我用幼兒最喜歡的小動物編了許多計算兒歌,如:
4只小雞水中游,上岸3個好朋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