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05 22:38:39
4.將嘗試精神滲透在保育工作之中。
幼兒園工作與小學工作的一個最大區(qū)別是保教并重。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能為集體、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們培養(yǎng)教育孩子的一個目標。那么如何在保育工作中滲透嘗試精神呢?如何讓孩子通過嘗試活動來體現(xiàn)以上要求呢?
(1)在活動環(huán)境中,增添一些自理能力方面內(nèi)容的教學玩具,供孩子們嘗試操作、練習。如:自制玩具一串串小葡萄,每一粒葡萄都用撳鈕和鈕扣連起來,幼兒可以任意拆拼,這一活動讓幼兒學會按撳鈕和鈕扣。又如,我們制作的硬紙板小鞋,可讓幼兒進行系鞋帶的練習。在娃娃家的游戲中,充分讓幼兒嘗試練習各種技能。
(2)經(jīng)常在同齡班的孩子中,開展一些自理能力方面的競賽活動。如:穿脫衣服、鞋子,整理床鋪,正確的刷牙,洗臉、洗手等比賽活動。
(3)創(chuàng)造孩子參加勞動的條件。如玩水游戲,可讓幼兒嘗試著去洗一洗自己的小手帕、小毛巾、小杯子、小碗,最后可發(fā)展到洗玩具,擦桌子、椅子等。
(4)力爭為集體做好事,輪流當小值日生,讓幼兒當值日生為大家服務,從而培養(yǎng)幼兒學習獨立做事,處理問題和解決矛盾的能力。
通過以上的嘗試活動,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主動勞動方面、獨立操作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5.家園配合,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家園教育的一致性,是培養(yǎng)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
(1)我們通過家長學校的活動,將培養(yǎng)幼兒嘗試精神的意圖、計劃、方案讓家長了解,雙方了解孩子在園與家庭的情況,并讓家長配合進行嘗試實驗前后的測查、摸底工作。
(2)加強家長對培養(yǎng)幼兒嘗試精神的意識,組織家長進行學習,讓家長真正了解嘗試教育的優(yōu)點,學會運用嘗試教育的方法。
(3)利用櫥窗、家園聯(lián)系冊、交流、談話等方式,了解家園每天、每周、每月的情況,雙方及時調(diào)整教育方案,力求做到步調(diào)一致。
(4)家園共同活動,每月的家長學;顒樱鋬(nèi)容緊緊圍繞嘗試活動的內(nèi)容。園內(nèi)的嘗試公開活動請家長來園觀摩,幼兒的早操、律動比賽請家長來做評判員,家園運動會請家長來園共同參與,幼兒的自理能力比賽,請家長來為孩子鼓勁,等等。
采用以上的方法,達到家園教育的一致性,許多家長深有感觸地說:“你們搞的嘗試活動,孩子的轉變真大,孩子回家后不再像從前任性、頑皮,吃飯也不挑食了,而且還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愛問這個為什么,那個為什么。”
四、實施效果
經(jīng)過一年的嘗試,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1)嘗試活動改變了幼兒的精神面貌,許多幼兒一改過去任性、膽怯、懦弱、依賴性強的缺點,取而代之的是大膽、勇敢、獨立,有克服困難的能力。
(2)嘗試活動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能力,幼兒通過嘗試活動,操作技能提高了,主動學習的興趣、探索的欲望增強了,上課愛動腦筋。積極發(fā)言的人數(shù)增多了。
(3)嘗試活動提高了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許多幼兒在家與在園都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別是自身的衛(wèi)生工作(包括早晚刷牙、洗臉、洗手、穿衣、穿鞋等),同時也能積極為集體勞動和服務。
(4)嘗試研究推動了幼教工作的改革,更新了教育觀念。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得到提高。
(5)嘗試研究轉變了家長的教養(yǎng)觀念,對幼兒不再是百依百順或強制壓抑,而是要求孩子去試一試。
五、初步結論
1.嘗試教學理論能夠運用在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中。
2.嘗試教學能夠培養(yǎng)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3.嘗試教學能糾正幼兒教養(yǎng)工作的誤區(qū)。
【附】
“幼兒嘗試精神”的調(diào)查卷
1.對陌生的人或陌生的環(huán)境的態(tài)度
A.很快就適應,沒有陌生感。
B.比較容易適應,有時也會依戀親人,出現(xiàn)膽怯。
C.比較難適應,經(jīng)常不愿意離開親人,害怕進入陌生環(huán)境。
D.很難適應,無法擺脫親人,非常怕生、膽怯。
2.對上幼兒園的態(tài)度
A.高高興興上幼兒園,能自己走進教室。
B.比較愿意上幼兒園,有時也要家長送進教室。
C.不太樂意上幼兒園,經(jīng)常不來或不想來。
D.不樂意上幼兒園,進園時?摁[不安,總希望呆在家里。
3.進餐的能力和習慣
A.愉快進餐,能使用小勺或筷子,干凈地吃完自己的一份。
B.吃得比較慢或不干凈,但基本上能自己試著吃完自己的一份,不需成人喂。
C.有時能自己吃完,但經(jīng)常不想自己吃總希望有人喂。
D.不能按要求進餐,總是在成人幫助下進餐,每頓都要成人喂才能吃完。
4.穿脫衣服、鞋襪的能力
A.能樂意學習穿脫衣服、鞋襪,并能穿整齊。
B.盡量自己穿脫衣服,盡管穿得不整齊,但愿意自己學著穿。
C.會的自己穿,不會的等待成人幫助。
D.不管會與不會,都不愿意自己穿脫,總是等待成人的幫助。
5.自理大小便的能力
A.能自理大小便,會用手紙,不需成人幫助。
B.不求助成人,想自理大小便,學習用手紙,但不干凈。
C.小便能自理,大便主動對成人說,請求成人的幫助。
D.要大小便就求助于成人,要在成人幫助下才能完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