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3 10:30:57
培養(yǎng)幼兒良好個性促進幼兒心理健康
《規(guī)程》要求:“幼兒園應在各項活動的過程中,根據幼兒不同的心理發(fā)展水平,注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促進幼兒的能力和個性的全面發(fā)展”。許多研究表明:良好的個性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基本條件,更是一個人心里健康的重要標志。縱觀歷史,古往今來,任何一個成功者,無一不是在良好個性的支配下,經過克服重重困難、百折不撓才取得了事業(yè)的成功。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優(yōu)秀的性格和鋼鐵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性格的偉大”。目前,我國獨生子女的個性品質出現(xiàn)了令人擔憂的情況。有的幼兒自尊水平低下,自信心極差;有的幼兒膽子小,怕做事,缺乏獨立性意識;還有的幼兒破壞性行為和攻擊性行為極強,使幼兒教育面臨“棘手”的問題......為了培養(yǎng)幼兒從小就有一個健康向上、活潑開朗的好性格,從小就養(yǎng)成吃苦耐勞,做事有信心,敢于在困難面不怕吃苦,堅持到底,有一股子不服輸?shù)膭蓬^等好品德......做一個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好孩子。我們很重視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尤其是很重視從小班幼兒開始抓起。其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從入園那一天起,就能在科學的、合理的教育與培養(yǎng)下,克服和改掉在家里養(yǎng)成的不利于身心發(fā)展的消極東西。使幼兒在教師與家長的積極引導和熱情鼓勵中,學會交往,提高意識,規(guī)范行為,逐漸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和具備良好的個性品質。為幼兒將來走入學校,適應高速度、快節(jié)奏的學校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們做了以下工作:
一、在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可以萌發(fā)幼兒喜歡集體生活的情感。由于幼兒初次離開家庭走進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有的孩子會因為想媽媽而哭,有的孩子會因為不熟悉環(huán)境而害怕,還有的孩子會因為性格上的問題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情況。老師要抓住有利的時機,在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
例如:1、我們經常在活動區(qū)里投放一些幼兒喜歡玩兒的玩具,幼兒之間通過玩兒玩具,學習交往、學習合作,不斷提高交往能力和分享合作的愉快;2、通過引導幼兒在自然角里培育植物,孩子們會在每天為植物澆水的過程中,增強責任感和求知欲;3、通過鼓勵幼兒飼養(yǎng)小動物,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和熱愛小動物的情感;4、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我們把課堂搬到戶外,讓孩子們在看“迎春花吹喇叭”、看“柳姑娘的長辮子”、“歡迎小燕子回家”的快樂中學習“小草醒”、“花兒笑了”、“青蛙在唱歌”、“燕子在跳舞”等美好詩句;在炎熱的夏季,孩子們在捉螞蟻,找蚯蚓,捕蝴蝶,觀看雨后彩虹的快樂中,爭論著“螞蟻到底是六條腿還是八條腿”?“蚯蚓沒有腿到底是怎么走路的”?萌發(fā)了“到彩虹上走一圈”的奇想;涼爽的秋季,我們帶著孩子們在撿落葉的快樂中學會了分類、學會了搜集、學會了制作標本;在寒冷的冬季,孩子們在寒冷的風雪中感受堆雪人、打雪仗的快樂,體驗著什么是克服困難?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堅強的意志......使孩子們在一年四季中,從大自然里盡情吸吮大地母親為他們提供的絕好知識。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擴大了孩子們的眼界,培養(yǎng)了孩子們良好的性格,健康了孩子們的心理......在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里,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被逐漸的激活起來;在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里,幼兒做事的自信心被不斷地建立起來;在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里,幼兒克服困難的勇氣被不斷地激勵起來。
有一次,一個過去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遇到一點事情就愛哭得的男孩子,在玩滑梯的時候,不小心被同伴絆了一跤,小手劃破了,出了一點血。許多小朋友都圍上來“關心”他。可是這個孩子卻忍住了小手被劃傷的痛苦,他沒有哭。老師唱了一首歌兒表揚了他:“好寶寶起床從來不哭鬧,好寶寶走路不用媽媽抱,好寶寶摔倒自己爬起來,好寶寶手臟快去洗洗好”(自編)。這個男孩子一邊聽老師唱歌,一邊高高興興地跑去玩滑梯了。許多小朋友都向他投去了贊揚的目光。從這個孩子的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在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里,培養(yǎng)了他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克服困難的勇氣,而且,我們還看到了由于他的堅強之舉對同伴產生的積極影響。使孩子們在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里,越來越喜歡集體生活了,在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中,認知、情感、能力、個性等越來越提高了。孩子們在玩兒中學,在學中樂,在樂中愉悅了情緒,在愉悅中健康了自己的心理。
二、在游戲中促使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
游戲和幼兒力所能及的勞動等實踐活動,為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搭建了平臺。健康的游戲和有興趣的勞動,滿足了幼兒渴望實踐的要求。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能促進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例如:在玩《開汽車》的游戲中,雖然無人售票車上沒有售票員,但是,孩子們在游戲中,還是模仿著無人售票汽車上的聲音,一字不差的重復著:“本車23路,由黑石礁開往外國語學院方向,全程運行20分鐘......”、“無人售票車,前門上,后門下,票價一元,上車的乘客請往里面走......”、“請哪位乘客為老人和抱小孩的乘客讓個座位,謝謝您的合作...... ”孩子們在快樂的游戲中,學會了講文明,懂禮貌,學會了與人交往。有一天,陸一小朋友高興得告訴老師:“我昨天跟媽媽坐23路汽車去學英語的時候,我給一個老爺爺讓座了......”老師問他:“你年紀那么小,為什么還要給老爺爺讓座”?陸一卻爽快地回答道:“老爺爺年紀大,站不穩(wěn)。我是小孩子,媽媽說我應該把座位讓給老爺爺坐......”又如:在《開商店》的游戲中,性格內向林家正小朋友想當“售貨員”。但是,他不好意思說賣東西的話。經過幾次玩兒《開商店》的游戲之后,林家正的感性經驗越來越豐富了。在當“售貨員”的過程中,他不僅會賣東西了,而且還會主動向顧客介紹商品的名稱和基本價格。不僅培養(yǎng)了林家正活潑開朗的性格,而且,還鍛煉了他的口語能力和交往能力,更滿足了他渴望參與大人們實踐活動的愿望和需求。
幼兒的積極性是需要成人激勵和保護的。一旦孩子們的積極性被激發(fā)出來,孩子們的情緒就會飽滿,接受教育就會有效果。為了給幼兒提供表現(xiàn)自己能力的機會,我們通過各種有趣的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品嘗“吃苦”的滋味,鍛煉耐勞的意志,感受學本領的快樂,鼓勵向上的精神。例如:在“我把玩具送回家”(收拾玩具的勞動)、“我?guī)鸵巫酉聪茨?rdquo;(擦椅子的勞動)、“我給手絹洗個澡”(洗手絹的勞動)、“我給鞋子扎蝴蝶結”(學習系鞋帶的勞動)以及“小椅子真聽話”(飯后擺椅子的勞動)等趣味勞動中,孩子們感受到了自己一雙小手的價值。自我服務意識提高了,愛惜物品的情感增強了,自私、懶惰的壞習慣改掉了......懂得了勞動的意義,品嘗了經過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快樂,提高了做事的堅持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幼兒的實踐活動中,教師若能積極地參與他們的活動,并在活動中給予幼兒大力的支持, 合作和引導,將有助于幼兒形成堅韌的性格和有“主見”的個性。有一次,許多孩子想玩兒“警察抓壞蛋”的游戲。但是,由于誰都不想當“壞蛋”,孩子們的游戲有點兒進行不下去了。這時候,老師及時地參與到孩子們的游戲中,并在游戲中扮演“壞蛋”,不僅促成了幼兒玩兒“警察抓壞蛋”游戲順利進行,而且還引導孩子們在抓“壞蛋”的過程中,通過躲藏、追逐、周旋、抓捕、狙擊等過程,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機智,鍛煉了孩子們的膽量,提高了孩子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當孩子們齊心協(xié)力把“壞蛋”抓到手的時候,他們對什么是愛?什么是恨?什么是正義?什么是邪惡等有了基本的認識和區(qū)分;他們對團結合作,齊心協(xié)力,不怕困難,奪取勝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游戲中誰都不想當“壞蛋”和敢于同“壞蛋”周旋、勇敢抓捕“壞蛋”的行為,就是孩子們良好個性逐漸形成的最好證明。
三、用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
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是向幼兒進行良好個性培養(yǎng)的源泉。在對幼兒進行良好個性培養(yǎng)的過程中,我們很注重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當時發(fā)生在幼兒身上的事情,來創(chuàng)編幼兒能理解的、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兒歌以及兒童歌曲等。用發(fā)生在幼兒身邊的事情,去教育幼兒本人。例如:在故事《小手回來了》(自編)講完之后,在孩子們中間引起強烈的反響。許多孩子都對不愛勞動的嘟嘟進行批評,都贊揚波波是一個聰明、勤勞、愛勞動的好孩子。他們表示要學習波波,不讓爸爸媽媽操心,學做自己能做的事,做一個有獨立性的好孩子。又如:在歌曲“我會干”(自編)教完之后,家長們普遍反映孩子們喜歡自己做事了。能自己洗手絹,自己洗襪子,自己看圖書,有時還幫助家里做這、做那的。球球的媽媽高興地說:“過去,球球什么事情都讓家長做,F(xiàn)在,球球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好。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球球都搶著疊自己的被子。嘴里還唱著‘我會系鞋帶兒,我會鋪床單,我會疊被子,我會洗手絹,媽媽夸我真可愛,爸爸夸我好乖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的事情我會干......’呢!”
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優(yōu)秀的兒童歌曲,使幼兒摒棄了不良的習慣,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更為幼兒模仿美好的事物提供了平臺。幼兒在生活中通過講好聽的故事和唱好聽的兒童歌曲,陶冶了情趣,增長了知識,懂得了道理,提高了自信,學會了交往,磨礪了意志,健康了心理,規(guī)范了行為......例如:孫野桐小朋友很聰明,但是,他的性情暴躁,攻擊性行為很強。他經常欺負小朋友,經常對同伴搞“惡作劇”。許多小朋友都害怕他。為了教育孫野桐小朋友改掉身上的缺點,能與同伴們一起快樂的學習與生活,我們創(chuàng)編了故事“沒人理睬的小猴子”(自編),并讓孫野桐在故事中扮演小猴子。使孫野桐小朋友在扮演小猴子的過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他覺得故事里小猴子做的那些事情自己也做過。后來,我們又創(chuàng)編了一首兒童歌曲“小兔子的紅雨靴”,讓孫野桐小朋友在“沒人理睬的小猴子”和“小兔子的紅雨靴”這兩個不同角色中明辨了是非,懂得了道理。經過不斷的教育和培養(yǎng),孫野桐小朋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他的脾氣不再暴躁了,他也不再搞“惡作劇”欺負小朋友了。有一天,他從家里帶來一本圖書送給老師。他告訴老師“這本圖書里有小猴子幫助小烏龜找媽媽的故事”,它要求老師把這個故事講給小朋友聽,讓小朋友知道小猴子進步了......老師很理解孫野桐的心思,他是在暗示老師“他已經進步了”,他是想讓小朋友們知道自己進步了。孫野桐的進步,是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有教育意義的兒童歌曲在他身上起了重要作用的結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