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2 10:06:02
創(chuàng)設有利于幼兒自主學習的區(qū)域活動環(huán)境
區(qū)域活動是一種以個別化學習為主要形式,以幼兒自主學習為主要特征的活動。作為一線教師,我希望區(qū)域活動能夠有效開展,但在實施中常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幼兒在區(qū)域活動里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老師,我完成了!”言下之意是幼兒已被動地做完教師要求做的事,而自己并沒有進一步探索嘗試的愿望。這種狀態(tài)不利于幼兒主動學習,更難以讓不同水平的幼兒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從而獲得發(fā)展。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嘗試探究其中的原由。經過仔細觀察,我發(fā)現主要原因是:為了凸顯區(qū)域活動的學習功能,我有時把集體教學活動的要求和使用的材料簡單地向區(qū)域活動作了轉移,致使區(qū)域活動成為縮小版的集體教學活動。與此同時,我也發(fā)現,那些有懸念、可變化的學習內容,幼兒總是愿意反復嘗試、樂此不疲。為此我把有懸念、可變化作為設計區(qū)域活動的基本原則,將對每個區(qū)域活動的具體要求融入到幼兒的學習過程中去。如此,區(qū)域活動果真有效地開展起來了。下面我以大班區(qū)域活動“化學新發(fā)明”為例,與大家分享設計、組織區(qū)域活動的點滴心得。
一、創(chuàng)設有利于幼兒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
區(qū)域活動“化學新發(fā)明”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引導幼兒探索兩種顏色混合后會變成第三種顏色的現象。剛開始,我投放了食物顏料、滴管、小量杯以及印有單色圖案的餐巾紙。幼兒用滴管吸上食物顏料輕輕滴在餐巾紙上,看到顏色立即化開了,這些豐富的色彩變化使他們感受到了實驗的無窮樂趣,參與實驗的幼兒越來越多,“實驗室”里布滿了滴色后變得五彩繽紛的餐巾紙。此時,我又投放了一些印有其他單色圖案的餐巾紙,并要求幼兒嘗試為餐巾紙圖案著色的新玩法,以增強他們調配顏色的能力。寬松的環(huán)境、新穎的材料和意想不到的著色效果,深深吸引了幼兒。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逐漸發(fā)現、掌握了變色的規(guī)律。有了這樣一個自主探索的開端,在后續(xù)的活動開展過程中,我通過觀察不斷地在材料、玩法、組織形式上進行調整,以吸引幼兒的積極參與,支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
二、為不同水平的幼兒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機會
在區(qū)域活動“化學新發(fā)明”開展之前,我的設計意圖是:(1)引導幼兒有興趣地探索兩種顏色混合后變成第三種顏色的現象,進而發(fā)現顏色可以干變萬化的規(guī)律。(2)引導幼兒根據顏色的變化大膽想象,并利用多種材料組合成有趣的形象。然后,我又按照幼兒的經驗水平將活動目標分解為“發(fā)現兩種顏色混合后會變成第三種顏色”“發(fā)現顏色的干變萬化”和“利用多種材料組合成有趣的形象”這三個逐步推進的階段。
對幼兒來說,第一階段的學習往往隱含著新經驗的建立,因此,教師的心里必須裝著全體幼兒,放低起點,以吸引人人參與。區(qū)域活動“化學新發(fā)明”最初呈現的新穎的材料(餐巾紙、滴管、食物顏料)、有趣的玩法(用滴管吸上顏色水滴在餐巾紙上)和未知的結果,足以使每一個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都會因好奇和好玩而躍躍欲試。雖然幼兒在這一步只是了解了調色的基本方法,但新奇的發(fā)現和體驗使幼兒信心大增,這為第二階段的“發(fā)現顏色的千變萬化”和第三階段的“利用多種材料組合成有趣的形象”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當我看到“小化學家”的新發(fā)明時,我不得不為他們的創(chuàng)造才能所折服,是區(qū)域活動自主學習的方式使每個幼兒都有了滿足自己的興趣、施展自己的才能、在原有水平上提高的可能。
三、觀察與調整是活動區(qū)指導的重點
在“化學新發(fā)明”活動區(qū)創(chuàng)設之前,我作了充分的準備。我認為預設和做好調整準備都是必須的,而調整的依據就是幼兒活動的狀況。
(一)材料的調整
1.將食物顏料改為炫彩棒
最初我投放的是紅、黃、藍三種食物顏料,用這種顏料滴色簡單好玩,效果明顯。但在觀察幼兒的活動后我發(fā)現,很多幼兒無法自如地控制滴管中滴出的顏料,導致配色效果比較單調。為此我在幼兒熟悉了配色的基本方法后,將食物顏料改為固體水彩炫彩棒,即讓幼兒在紙上用炫彩棒涂上兩種顏色后立刻噴上少量水分,促使顏色立刻混合。材料的改變擴大了幼兒的配色范圍,使幼兒主動發(fā)現了很多新的配色方法。
2.將配色卡加入實驗前的選色環(huán)節(jié)
配色卡的投放有助于幼兒將原先隨意用滴管取色變成有目的地配色,使游戲的情景性和目的性都有所提高。為此,幼兒需在實驗前先取一張配色卡(長方形小紙條),先按照自己的意愿用炫彩棒在配色卡上按一定比例涂色,然后按這個比例在作畫紙上涂色。配色的比例不同,涂抹后呈現的色相也有所不同。對幼兒來講,不斷出現的變化正是他們愿意不斷嘗試的興趣之所在。
3.將畫燒瓶調整為提供已印好燒瓶的畫紙
我曾啟發(fā)幼兒自己畫出實驗室的燒杯和燒瓶,然后在瓶體和杯體上噴色。但是,我發(fā)現幼兒要為畫燒杯和燒瓶花費許多時間,導致噴色的機會減少。經過分析,我意識到幼兒沒有接觸過燒瓶,缺乏經驗,而且畫燒杯和燒瓶會分散幼兒對顏色變化的關注,因此,我為幼兒提供了已畫好各式燒瓶的圖紙,讓幼兒利用已有畫面大膽表現,盡情地展現他們的配色方案和豐富的想象力。
4.將只用滴管和小量杯調整為任選噴霧管或滴管和小量杯
在引導幼兒使用炫彩棒的時候,為便于幼兒控制水分,我曾將滴管和小量杯調整為噴霧管,但后來考慮到部分幼兒使用滴管和小量杯時已具備較好的控制能力,所以我就同時提供了噴霧管、滴管和小量杯,讓他們按自己的意愿選擇,這樣,他們所積累的經驗更豐富了。
(二)活動形式的調整
幼兒的學習活動有個別、小組和集體等不同形式,選擇何種形式要根據幼兒的學習需要來定。區(qū)域活動“化學新發(fā)明”以個別化學習為主,在活動中期我根據需要開展了一次集體教學活動,后期又開展了多次小組學習活動。
1.集體教學活動:“化學實驗室”
幼兒通過一段時間的個別探索活動,已經積累了初步的顏色調配經驗。由于食物顏料本身和幼兒控制顏料多少能力的局限,幼兒的配色探索活動受到限制,探索的興趣逐漸減弱。為了幫助幼兒重溫配色方法,感受更多新的配色效果,同時為了對幼兒的現狀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以便推動活動的進一步開展,我及時組織了一次集體教學活動,一方面引導幼兒將滴色經驗遷移到對炫彩棒的使用上,另一方面引導幼兒通過交流各自的配色經驗,為進一步探索提供基礎。在這個集體教學活動中,幼兒因為有了前期的經驗,選配顏色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得比較順利。有的開始關注整個畫面顏色的平衡,有的一口氣做了五個配色實驗,從而產生了許多新的配色方案。與此同時,我也發(fā)現,幼兒在制作配色卡時大多用的是等量配色方法,導致新配出的顏色雖然種類多了,但色相上的變化并不多。我還發(fā)現由于幼兒在集體教學活動中采用手指直接擦拭調色(干畫法)的方法,所以“實驗效果”較單一。這些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發(fā)現的問題,后來都成為我進一步調整材料和方法的依據。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