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21 11:25:15
心理學家還做過另一個實驗:他們把智商高的一個班的學生,交給一位智商也高的教師,但是,這位教師的性格是既冷酷又粗暴。一年后,這個班的學生的平均智商下降了20;與此同時,把智商中等的一個班的學生,交給一位智商也是中等的教師,但是,這位教師的性格是既熱情又有耐心。一年后,這個班的學生的智商上升了20。這個實驗也證實了:家長和教師的尊重和鼓勵,能激活并促進孩子腦細胞積極活動,促使他們更聰明。這就再次提醒家長,對孩子學習英語要多加鼓勵,鼓勵他們多聽、多說、多舉手、多做表演,而不是挑他們的毛病、嘮嘮叨叨說諷刺話,或態(tài)度冷漠、不關心。
4.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毅力和承受困難與挫折的能力
盡管少兒英語的教學活動應當做到生動有趣,但是,讓孩子長時間占用業(yè)余和游戲的時間,在晚上或周末甚至假日去上英語課,這對于小學生,特別是六七歲的孩子來說,畢竟是有一定困難的,是很不容易堅持的。家長要經(jīng)常鼓勵孩子不隨便請假、缺課,這樣不但有利于學好英語,也能培養(yǎng)孩子善始善終的良好習慣。一位小學生因為發(fā)燒、打吊針,白天不能上學,可是,到了晚上,吊針打完了,燒退了,他堅持到英語學校去上課,家長抱著棉衣站立在教室門外等候,以防發(fā)生意外。這一次生病,使孩子和家長都經(jīng)受了一次意志和毅力的考驗。
此外,教學中的競賽活動、同學中的交往、考試和考級等,都會“有勝有敗”、“有好有差”,孩子常會遇到比自己強的“對手”,也常會遇到“挫折”和“不順心的事”,情緒低落,這在當今的獨生子女中,更是如此。這時,家長更需要冷靜對待,不但不要溺愛、護著孩子,更要把此事看作是教育和鍛煉孩子性格的難得的好機會,看作是提高他們承受困難和挫折能力的好時機。
例如,當孩子因為喜歡的教師要調(diào)換而哭泣時,要告訴孩子,人在一生中會多次同好朋友分離,還會不斷地再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只有盡快調(diào)整自己去適應,而不該再哭鬧;又如,孩子因為當天上課時自己搶答慢了,或小組的“比分”落后,不高興時,家長不能哄著他,而是要讓他知道,“成與敗”、“輸與贏”是人生常有的事,不必“斤斤計較”。只要家長注意,并進行教育,孩子的情緒一定會很快轉變的,也能堅持努力學下去,越學越好。這就是毅力、意志力的培養(yǎng),也是個性的不斷完善。
不少家長反映,孩子進了少兒英語班以后,不但英語學習進步了,人也變得活潑、大膽、有毅力了,有的由寡言、內(nèi)向變得開朗、合群了。這樣的收獲除了要有好的、適合兒童特點的教材和教學等以外,更要有家長的配合,重視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個性。
五、 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提供良好的物質(zhì)條件,這在一般家庭是不難做到的。但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比良好的物質(zhì)條件還要重要,因為這將影響到孩子的情感智商的發(fā)展,所以家長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和睦融洽的家庭關
系良好的家庭氛圍建立在互相關愛、互相尊重的基礎上,讓孩子有安全感,能安心學習,能使孩子有責任感。根據(jù)國內(nèi)外多方面的調(diào)查:父母親經(jīng)常吵架,特別是父母親離婚后,生活在單親家庭或是隨祖父母生活的孩子,學習差的多,有心理問題的更多,不少離異家庭的子女表現(xiàn)出自卑、膽小、多疑、不合群等心理障礙,會大大地影響和干擾孩子們的學習與成長! 2.鼓勵孩子勤學好問
遇有不懂的、不會的問題,同孩子一道查字典、翻閱資料,這樣做不僅會提高家長的威信,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還會給家庭增添許多樂趣。
2.父母親要樹立良好的榜樣
兒童期的孩子一般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父母親對學習的態(tài)度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父母喜好讀書、看報,特別是學習新事物,跟上時代的新觀念和行為的本身,就是對孩子最有效的、最深遠的教育。
一些專家學者們說得好,“現(xiàn)代社會是兩代人共同成長的社會”,“現(xiàn)代教育是兩代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向孩子學習是成年人真正成熟與睿智的標志”。對孩子加強素質(zhì)教育,首先家長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zhì),同孩子一道成長;家長要做孩子的朋友,互相學習,相互交心,不要自以為是;家長還要放下架子,虛心向孩子學習,要把“向孩子學習”看作是我們自身終身學習的內(nèi)容。其實學習任何學科,都該這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