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1 09:21:12
(一)幼兒繪畫選題應生活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了課程生活化的要求,充分表明生活活動對于幼兒教育的作用和意義。3~4歲幼兒受自身認知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往往只對日常生活中熟悉或感興趣的物體有繪畫興趣。因此,教師在選擇繪畫活動內容時應注重選題的生活化,選擇幼兒生活中所熟悉和感興趣的物體作為繪畫的主題。對幼兒來說,即使是非眼前的事物也會在其大腦中有所印象,容易激發(fā)幼兒對作品進行簡單的構思和構圖。
(二)應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條件,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3~4歲幼兒通常初步接觸繪畫活動,是幼兒繪畫技能學習之始,同樣也是幼兒繪畫習慣養(yǎng)成之初。在繪畫過程中,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材料,為幼兒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使幼兒的繪畫能在色彩、材料、構圖等方面有充分發(fā)揮的空間。[8]同時要避免單一的老師教、幼兒模仿的教學方式,多通過玩色、添畫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在構圖和構思等方面能有自我表現和不斷探索嘗試的機會,從而使幼兒在其繪畫技能尚未發(fā)展的初期也能充分體會到藝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這就還需要教師注意保護和鼓勵幼兒表現自我的信心。
(三)應能正確評價幼兒的繪畫作品
對幼兒來說,畫畫就像大人寫日記一樣,是他們運用自己熟悉的表現手法,如點、線、圓、各式圖樣等“記錄”深刻于心的生活經驗的形式與過程。幼兒通常會用幾條簡潔的線代表媽媽,用圓圈代表餅干……雖然一形多意,但都是幼兒內心真實情感與概念的自然流露。為此,教師要完全撇開畫得像不像的錯誤觀念,而能鼓勵幼兒大膽表現,通過反復欣賞和仔細聆聽孩子的心聲,對其繪畫作品作出正確的評價。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放棄自己的主觀偏見,而能從理解和尊重幼兒所說所想所畫出發(fā),給予幼兒正確的引導。
參考文獻:
[1]尹江源.現代幼教工作時務全書[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1985:89.
[2]朱家雄,林琳,呂堅.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23.
[3]張念蕓.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3.
[4]黃小彬.小班繪畫活動的支持性指導[J].學前教育研究,2003,(11).
[5]丁月華.幼兒繪畫認知能力發(fā)展特征的個案透視[J].學前教育研究,2007,(11).
[6]張惠霞.要重視小班幼兒的繪畫語言[J].學前教育研究,2003,(2).
[7]林琳,羅瑾景.幼兒繪畫構圖能力的發(fā)展及指導[J].學前教育研究,2005,(12).
[8]侯莉敏.淺論兒童早期繪畫及其對教育的影響[J].學前教育研究,2006,(1).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