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0 13:34:26
幼兒數學思維的游戲啟蒙
幼兒期是各種思維能力形成的時期,這些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要根植于幼兒感興趣的游戲中,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數學教學來說,不能僅僅停留在“教會”的層面,還要鍛煉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創(chuàng)設特定的游戲活動來進行啟發(fā)培養(yǎng),為幼兒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各種行為中,模仿是重要的形式,但是作為教師,應該傾向于培養(yǎng)幼兒表達自己思維的勇氣,對不同于其他幼兒的想法予以肯定,培養(yǎng)和保護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游戲這個載體,讓幼兒在相對輕松地活動中,完成教師特定的教學任務,達到培養(yǎng)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的目的。
一、利用游戲激發(fā)幼兒的數學興趣
任何事情,興趣都是其發(fā)展的原動力。幼兒只有對數學感興趣,才能長時間的專注于數學的學習,才能主動積極的進行探索、研究。
在小班學習認識和理解數字時,教師采用了“開火車”的游戲,在上課一開始,教師問小朋友:“見過火車嗎?”小朋友都說見過。我進一步問“火車司機叔叔本領好大,那么長的火車,嗚嗚的開著跑,小朋友們想不想開火車呢?”這時候激起了幼兒極大地參與熱情,教師再說“我們小朋友年齡小,不能一開始就開那么長的火車,我們先開短一點的,好不好?”小朋友都同意,這時候,教師讓3個小朋友上來,作為司機和車廂,問“這個火車幾節(jié)車廂?”小朋友知道是2節(jié)。玩一會兒后,教師接著說“這個司機技術好多了,我們再上來一個小朋友,現在是幾節(jié)車廂?”小朋友說3節(jié),教師引導幼兒理解2加上1就是3的數學概念,進一步理解淺顯的2、3之間的邏輯關系。通過游戲,幼兒對于相對枯燥和抽象的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培養(yǎng)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奠定了基礎。
二、利用游戲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
在數學活動課上,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在這個環(huán)境中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思維意愿,能在游戲中體會探索發(fā)現的樂趣,無論成功和失敗,都能獲得思維的鍛煉。
例如在教學數學中圖形的排列規(guī)律時,教師可以在上課時發(fā)給每個幼兒一些彩色的珠子,然后說“小朋友,媽媽每天工作,多辛苦啊,我們?yōu)閶寢尨淮宙,送給媽媽作為禮物,好不好?”幼兒會覺得把自己親手做的手鏈送給媽媽是一件特有意義的事情,他們在這種思想支配下,就會專注于串手鏈的活動中,在活動初期,教師不要急著訂正幼兒對于手鏈中珠子色彩的隨意性選擇,讓幼兒充分經歷串聯(lián)的過程,通過幼兒之間對各自的手鏈對比,這些幼兒會發(fā)現按照一定規(guī)律把不同顏色的珠子進行串編,這條手鏈看起來會更漂亮,也從而理解排列規(guī)律的實質,不但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對幼兒進行了情感培養(yǎng),同時,也促進了幼兒的數學思維的開發(fā)。
例如當我們再出現:“ooo★★ooo橫線上應該畫什么?”這樣的題目時,幼兒很容易就會畫出來。我們給出幼兒●△◆這幾種圖形讓幼兒按照一定規(guī)律排列,幼兒就會排列出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形式,如:●△△◆◆◆●△△◆◆◆…….各種各樣的形式,甚至有些幼兒還采用了不等排列如:●△●△△●△△△…….等,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三、利用游戲開發(fā)幼兒的數學思維
思維游戲對于培養(yǎng)和開發(fā)幼兒的數學能力作用更大,指向性更強,幼兒可以在游戲中,獲得數學的基本思維方法,為幼兒今后的數學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
游戲在數學活動中的運用,能夠給幼兒創(chuàng)造更加自由的空間,發(fā)展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幼兒性格的多動和活潑特點,使得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更能領會數學邏輯關系的本質。
例如在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時,教師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游戲,一些小朋友扮演售貨員,一些小朋友扮演顧客,教師有選擇性的在活動區(qū)內布置商店的貨物。
讓扮演顧客的小朋友對貨物進行挑選,小朋友有兩次拿貨物的機會,每次的貨物個數不能超過五個,這樣扮演售貨員的小朋友要把兩次的貨物數量加起來,告訴老師顧客小朋友拿了幾件貨物,然后讓角色互換。
進行幾次以后,教師可以把幼兒的點數引導為加法運算,如5+3=8這樣的式子。
通過實有貨物和抽象出的數學算式的對比,加強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聯(lián)系,從而強化幼兒的數學思維模式,幼兒會在頭腦中自動歸納總結,對于加法的理解會更全面和深刻。
四、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游戲設計培養(yǎng)數學思維
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日常生活占了很大的比重,作為教師要能利用這些日常生活活動,設計一些游戲,來有意識的培養(yǎng)幼兒的數學思維。
例如在進行加餐時,我們可以利用幼兒手里的餅干,進行圖形的教學,讓幼兒把餅干咬成圓形、三角形等,加深幼兒的圖形認識,也使單調的加餐行為充滿了樂趣。
在吃午餐之前,讓幼兒在每一個小碗中放一把湯勺,再把餐具送到小朋友面前,讓幼兒初步形成數學上的對應關系。
我們在自由活動中,可以讓幼兒做老師的小助手進行玩具的發(fā)放,幼兒為了體現公平會把玩具分的一樣,從而領會等分的概念。
游戲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游戲作為知識的載體,被幼兒所喜歡接受,也成為了幼兒思維發(fā)展和培養(yǎng)的重要形式,幼兒能夠自主的參與游戲活動,在游戲愉快、輕松的氛圍下,發(fā)展數學思維能力。作為教師要能夠利用、設計游戲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思維得到鍛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