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4 14:18:23
親子繪本閱讀形式的新探索
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閱讀開始越早,閱讀時思維過程越復雜,對智力發(fā)展就越有益。七歲前學會閱讀,就會養(yǎng)成邊讀、邊思、邊領會的技能。”為了幫助更多的家庭科學、合理地進行幼兒閱讀啟蒙教育。我園嘗試在三個年級組各確定一個試點班,開展“美文共讀時光”活動。兩年下來,參與“美文共讀時光"的家長對親子共讀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陪伴和指導孩子閱讀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親子關系更加緊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強了,幼兒語言能力發(fā)展顯著提升。試點班報名參加“美文共讀時光"的家長越來越多,非試點班也積極要求參與。
一、“美文共讀時光”的前期準備
(一)了解家長意愿。我們向每一位幼兒的家長發(fā)放了精心設計的“美文共讀時光”調查問卷,介紹舉辦意圖和目標。通過調查了解到:家長贊成并愿意報名參加的占問卷人數的92%。根據調查表確定每次“美文共讀時光”的人數為10到12名幼兒及其家長,全班分4組,每周三下午(幼兒在周三只上半天班,下午為業(yè)務學習時間)3:00到放學,一個學期每組有4次活動,每月一循環(huán)。
(二)制訂“美文共讀時光”的親子約定。我們通過家長會討論,在家長園地公示制訂出《“美文共讀時光”的活動守則》,以“平等交流”、“互助合作”、“支持鼓勵"為原則,對家長和老師以及孩子在“美文共讀時光”中的言行做出具體的規(guī)定。同時,每次活動重點讀一本好書;不能對孩子的反應做出“你真笨、胡扯、你動動腦瓜、你看某某某”等侮辱性的評價。
(三)科學完善家長前期指導。親子繪本閱讀中家長是和孩子互動閱讀的重要角色。為了幫助家長順利地開展活動。我們通過博客、QQ群、校信通、家長園地、“美文共讀時光”專欄等途徑向家長介紹親子閱讀的相關事宜。如:親子閱讀中家長的態(tài)度與情緒;讀書的基本習慣和規(guī)范;如何更能吸引孩子的興趣;幼兒閱讀的多種表現形式等。同時,在每學期初我們會向家長推薦本學期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和親子閱讀活動的主要形式、內容。家長結合自己的切身需要自愿選擇其中的一個組,可以提前選閱相關的書籍,讓親子閱讀從幼兒園再次回歸家庭。每周一將本周要閱讀的圖書通告給相關家長,同時,向他們介紹活動的流程,如故事表演、創(chuàng)編故事、繪畫日記、手工制作等,提高閱讀質量。
(四)充足的書籍和操作材料準備。好的書籍是最重要的閱讀媒介。我們通過專業(yè)兒童網店、《東方娃娃》雜志集團、專業(yè)的繪本機構“蒲蒲蘭繪本館”等訂閱了大量繪本書籍,如《抱抱》、《爸爸的烤蘋果》、《妹妹的大南瓜》等親情教育系列;《西紅柿女孩》、《大衛(wèi)上學去》等情緒控制系列教育;《小狗便便》、《彩虹色的花》、《永遠永遠愛你》等生命教育系列。配合不同形式的閱讀途徑為家長準備了各種頭飾、動物服裝、水彩、手工工具等。為了充分利用集體資源,我們在教室門口放置了一個大的“神奇百寶箱”,孩子和家長都可以把家里不用的書籍和各種工具材料帶到幼兒園,豐富孩子們閱讀的內容。
(五)活動流程。15:00-15:30是家長進班和自由閱讀時間。老師特意用軟墊和靠墊創(chuàng)設了幾處可以供親子溫馨、舒適閱讀的環(huán)境。同時還準備了一些小點心和飲用水。15:40--16:30是集體美文共讀時間。親子在老師的組織下共同完成一篇經典繪本的閱讀,以及相關的延伸活動。16:30-16:40是感恩式的結尾活動:評價和感謝彼此在活動中的支持與表現,集體整理環(huán)境,結束活動。
二、“美文共讀時光”的內容形式
閱讀的經驗告訴我們,好的繪本能激發(fā)孩子和家長的共鳴。只有豐富的內容和形式才能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繪本的內容和組織形式上我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一是在內容上。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需求,系統(tǒng)地將書籍分類,如“好習慣養(yǎng)成”系列、親情系列、情緒情感調控系列、智力提升系列等,供家長有針對的選擇參與某項互動。二是組織形式上。突破閱讀傳統(tǒng)的口耳形式,將孩子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表演力與合作力等有機融于閱讀之中,并通過故事表演、繪畫、泥塑手工、創(chuàng)編故事、智力大爆發(fā)等形式來表現繪本的意境。
三、“美文共讀時光”的過程指導
過程指導主要指教師的指導。教師在本活動中并不是主要角色,但,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教師要做一個有心的觀察者、協調者、支持者。觀察與評價親子活動的進程和變化,做好親子觀察記錄;協調活動過程中書籍和各種活動材料的運用;支持親子間活動的順利開展,組織集體閱讀初期活動的引導和啟發(fā),幫助處理親子間的突發(fā)危機如意見沖突、終止活動、疑難困惑等偶發(fā)性行為,有效地提升了親子閱讀的水平。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