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05 09:12:56
談話活動中培養(yǎng)傾聽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各種類型的語言教育活動中,談話活動具有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的獨特功能,尤其在培養(yǎng)幼兒圍繞一個中心話題進行表達和傾聽方面具有獨特的價值,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傾聽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一、傾聽能力培養(yǎng)
在談話活動中,幼兒與教師、同伴交流的過程實質就是交往行為。要保證交往行為持續(xù)進行,從而在一個平臺上討論共同關注的話題,是否具有傾聽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為從語言信息量而言,當幼兒圍繞中心話題進行交談時,他們的思路是呈輻射狀向外發(fā)散的,而不同個體間的經驗也多種多樣。因此,幼兒需要在頭腦中建構一系列問題:我需要說什么?他在說什么?他說的和我一樣嗎?我有沒有相同的經驗?……
1.對教師語言的傾聽
雖然談話的語言環(huán)境比較寬松,談話活動中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和看法,但是在談話活動中,師幼都是圍繞某個話題進行拓展和延伸的?梢哉f,話題是幼兒談話的“引子”。因此,在談話活動開始之前,幼兒需要知道自己要談什么,是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還是對節(jié)日的感受,是抒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還是對某件事情的描述等。在中心話題的框架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表達。倘若談話活動成了每個幼兒語言表達的“大雜燴”,就無異于飯后閑聊,自然違背了談話活動的初衷。因此,創(chuàng)設一個幼兒都感興趣、有過親身體驗的話題是保證談話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只有這樣,幼兒在聽清楚了談話的話題后才有話可說,否則便會出現(xiàn)三言兩語不見下文、全班幼兒變“啞巴”的局面。
在談話過程中,教師需要以不同的身份對幼兒的談話進行一定的指導,而學會傾聽教師的語言也是提高幼兒說話水平的關鍵。因為教師時而是一個參與者,分享他們的喜悅;時而是一個引導者,引領他們談話的方向;時而是一個旁觀者,融人他們的經驗世界等。如教師對幼兒某些前后不一致的表述產生困惑時,可以通過語言求證讓幼兒解釋與澄清,而不是以“嗯”、“啊”敷衍了事或者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思路得以清晰,表述的連貫性、完整性得到加強;再如教師對幼兒做少許硬性規(guī)定,要求幼兒不講重復的內容時,幼兒不僅要領會所聽到的要求,還要仔細聆聽同伴的講述內容以避免內容重復;又如教師在參與談話時,可以通過“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呢?”“你當時是什么感覺呢?”等提問激發(fā)幼兒的回憶,幫助幼兒理清表述的條理,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倘若能抓住教師語言中的信息,對話題的表述將更深入,談話經驗也得到了進一步積累。
談話結束后,教師可以對談話活動作一個總結,總結應該抓住談話活動的要點和幼兒表現(xiàn)的亮點與差異,這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不要忽視這微不足道的幾個字、幾個詞,一旦在某一時刻被幼兒領會,就會成為他們自我反思、重新建構語言經驗的良機。
2.對同伴語言的傾聽
如前所述,談話活動具有開放的情境、具體的中心話題、談話的多方交流等特點,它的實質是通過一定的話題引發(fā)多方的語言交往活動。它注重給每一個幼兒“暢所欲言”的機會,讓每一個幼兒想說、愿說、會說,從而構筑起幼兒交流的平臺。因此,在談話活動中,幼兒對同伴語言的聆聽也是培養(yǎng)其傾聽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首先,幼兒應該知道同伴當前所說的內容。在以發(fā)展幼兒對自語言為側重點的談話活動中,作為聽眾的幼兒只有清楚地知道對方講了什么、所講內容的意思,不僅接受這些語言而且進行一定的加工以達成自己的理解,才發(fā)展對白語言,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普遍地參與到談話中來,在各自交談、討論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交往。
其次,幼兒應該知道同伴與自己交流的內容。當交往行為產生后,一般會以一個一個談話的形式輪流呈現(xiàn)出來。也許同伴會對你的內容表示贊同,與你進行分享;也許同伴會否定你的意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也許同伴會對你產生質疑,需要進一步加以解釋等。在這一過程中,幼兒不僅要說自己想說的內容,而且要對同伴提出的問題、發(fā)表的意見產生回應,在不斷交流中產生思想的撞擊,融合彼此的經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