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8-31 15:25:20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還是后天培養(yǎng)的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然而對于人類來說,更加不可能要孩子都變成一個樣!孩子們生下來,都有自己的天生的氣質,有的孩子開朗、有的孩子不善于說話、有的孩子樂觀、有的孩子悲觀,這些天生自帶來的氣質,媽媽們又有多少了解呢?
一項研究發(fā)現,有些兒童在學前環(huán)境中表現出自我控制能力差和易發(fā)怒的問題,是因為他們遺傳了家長的性格,具有產生行為問題的遺傳傾向。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還是后天養(yǎng)成的?怎么這么愛發(fā)脾氣/不聽話/倔呢?”
答案是:對小寶寶來說,很大程度是基因決定,天生的。
1、科學實驗的證明
科學家研究了一對出生即被領養(yǎng)、40年不曾相見的同卵雙胞胎達芙妮和芭芭拉。雖然從未謀面,但是她們的愛好、擇偶觀、生活小習慣、性格幾乎完全一樣。甚至40年后初次見面,她們選擇的衣著都不謀而合,天哪!
近些年腦科學、基因科學的進展,讓科學家發(fā)覺,之前忽視了基因的強大作用。不論是智力高低,還是內向外向、膽子大還是膽子小,甚至愛不愛吃辣,都和基因有超強大關系。
所以,其實性格這東西,確實是不太公平的。有的大腦天生就設定成樂天派,有的人性格天生就容易看到黑暗面。基因決定了我們性格的相當程度的底色。
是不是覺得挺震撼的?性格一大部分竟然是基因決定的!但是我們得接受現實!這的確是近年來基因科學取得的結論。
要知道,有的孩子天生性格活潑外向,有數不清的精力,這種孩子恰恰需要靠高能量的運動來揮灑出來,天天讓他像安靜孩子似的呆著,他會很難受的。還有的內向孩子的媽媽總在問:“如何能讓我的孩子大方一點?
如果你能明白,這么小的孩子內向、慢熱,更多的是天生基因的影響,而不是你教養(yǎng)方式的原因,你也許會釋然下來,學會欣賞天賦的本真的他,而不是急吼吼地去改變他,別跟孩子本身的性格較勁。
2、終結你做父母的焦慮
孩子的性格究竟怎樣形成的呢?科學家說:是孩子天生基因和外界互動的結果。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每個孩子內化的方式都不同。孩子的不同反應,又進一步對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予以反饋。成長二十年左右的數不清的來回、互動,最終才形成了孩子的人格特質。所以,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獨特的、無法預測的。孩子的人生,是沒有“因為X所以Y”這種簡單明了的公式的。
換句話說,孩子性格的負面特點,并不一定是父母造成的。父母的教養(yǎng)當然很重要,但不是萬能的。
3、愛孩子吧!無論他性格和你想象的多么不一樣
有一些父母,他們說自己喜歡孩子,但其實他們只喜歡某種特定類型的孩子。
喜歡體育運動的爸爸,可能會對孩子內向好靜而感到失望;一個愛美的媽媽,不喜歡打扮的像假小子一樣的女兒;喜歡彈鋼琴懂藝術的媽媽,總想糾正自己沒有音樂細胞的女兒;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的父母,總發(fā)愁孩子為什么不像自己一樣愛看書。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尊重孩子本來的面目,而又為孩子立規(guī)矩講原則,這樣培養(yǎng),就大概會有不錯性格的孩子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