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8-30 10:10:40
4.家庭對孩子教育的投資太少
我校雖是城區(qū)小學,但是我區(qū)經濟發(fā)展不景氣,基本沒有大型企業(yè),進城務工人員較多,這就使得我校大部分學生家庭生活困難,家庭消費只能基本滿足吃、穿、用的支出,對教育的投資很少。有些家庭迫于生計,家長雙方外出打工,或一方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兒童較多,留守兒童在家中往往處于無人收、無人管的狀態(tài)。這些孩子的教育存在很大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家長為生活而奔波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爺爺奶奶帶孩子難免存在溺愛現象,對孩子的教育只是保證吃飽穿暖。
三、研究過程:
1.人力資源。課題研究小組的成員都具有在教育一線長期工作的經歷,都是擔任班主任工作 5 年以上的校骨干教師,和學生有過心靈的接觸。所有參與課題研究 成員中大部分都是先進教育工作者,具有踏實肯干,勤于專研的精神,是一群教學教育工作中的生力軍。 2.網絡資源。我校擁有較豐富的教育管理、教育理論等方面的書籍、報刊;興建了校園網,全部通過寬帶接入互聯(lián)網,形成了有效的教育網絡系統(tǒng),研究者能從中吸收先進的教育觀念、思想和方法,充分借鑒別人的研究成果、深化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3.領導支持,學校對于課題的展開和實施給予大力地支持,并將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人力、物力上都給予大力支持,并邀請一些專家為課題研究人員進行理論和實踐的指導,全程關注指導整個實驗過程的實施,以保證課題高質量完成。
四、研究效果
家庭教育指導的深入,光靠學校的群體教育是不夠的,必須深入展開個別指導 ——個案研究。通過對某個學生的個案研究,來對個別家長進行具體的家庭教育指導,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我在平時的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個案分析研究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大量的教育案例不僅給我?guī)硐矏,也給我?guī)碚鸷,并促使我們在家庭教育指導中去尋求更大的突破?案例一:《成功來自于家庭的關愛》 學生朱某,男,有著農村孩子的淳樸,也比較溫和,與同學從來不發(fā)生爭吵, 但學習總是跟不上。學習成績總是“紅燈”高掛。
主要原因分析: 1.父母教育孩子能夠投入的時間非常有限,特別是經常缺少父親的教育。 2. 父母教育孩子能夠提供的知識面是狹窄的。 有這樣一段話很是發(fā)人深。“媽媽不會教我,每天問我功課寫了嗎?不會寫呀!明天問老師去。真是的、到了明天怎么敢問老師呢?”不僅僅是作業(yè)的空白,長此以往的只是知識的空白、大腦的空白。采取了兩條主要措施: 1.利用“家長學校”活動時機,進一步做好家庭思想工作,以改變家庭教育的觀念,讓父母共同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現在的家庭其樂融融,母親操持家務,父親輔導功課。 2.通過家訪進一步增強家庭對學校教育的信任感,同時提出建議: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與孩子的語言交流、要讓孩子與周圍的小伙伴多接觸多交流不要橫加干涉,要為自己的孩子購買一些書籍最好是能夠帶孩子到外面活動等。 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小朱能夠很好的融入班集體并與自己的同學密切的交往,作業(yè)也能夠天天按時完成,最可喜的還是成績上來了,都及格了。而針對上面學生的案例,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展開教育教學活動。1.個別談心:老師經常與其個別談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狀況、問題行為產生的心理原因。2.注意多表揚。贊揚可以對兒童產生奇跡,過多批評則塑造自卑、怯懦的“綿羊”;懲罰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和報復心理。在教育過程中注意 對他的進步即便是點滴進步也予以及時、熱情的表揚。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使他對學習、對生活、對自身逐漸積累信心。3.與家長溝通與協(xié)調。通過家訪,電話聯(lián)系,家長到校面談等多種方式,對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表示理解, 同時指出這樣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會令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給孩子溫暖,共同做好轉化工作。
教育孩子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責任,我們不僅僅只停留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發(fā)現問題及時教育、疏導,使他們成長為具有健康人格的學生。
五、結論反思
家庭教育立項課題,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按照預定的計劃和方案有條不紊地進行試驗探索,使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取得了些許的進展,使我們在家庭教育方面獲得了些許的經驗,在學校、家庭和孩子之間架起了一道堅實的互通之橋。在這一段時間內,我們有許多老師非常優(yōu)秀,他們將自己的得失和感悟寫成了論文,與各位同仁進行交流,使我們的課題研究上升到了一個更新的高度。最后,我們也衷心的希望我們的各位領導和專家也能經常地來我校,對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進行及時的指導,使我們的研究工作能夠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