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8-29 11:00:14
仔細考慮后,我覺得這里實際上存在兩個層面的策略:
。1)考試策略。
就考試而言,每一分的代價是不一樣的,總體而言,試卷上基礎題占分比例高,所需代價;難題占分比例低,所需代價大。
前幾次周測,就是太想滿分,想為最后一題多留點時間,導致前面的基礎題做得比較毛糙,最后難題得分了,簡單題卻到處起火。
所以考試的時候,做到“基礎題不失分”比“挑戰(zhàn)難題”更重要。具體來說,就是要有放棄難題的勇氣,“不慌不忙”的把基礎題做到位。
。2)練習策略
從練習的角度而言,心理學認為在“鄰近區(qū)”進行挑戰(zhàn)性的練習,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就數(shù)學而言,在基礎題部分進行練習,實際上是起不到提高能力的作用的;應該要做自己感覺稍微有點難,但經過努力又能解決的題,才能起到良好的訓練效果。對我家孩子而言,壓軸題就正好是這樣的題。
所以平時練習需要重點練習“難題”,逐步的把“難題”變成自己的“簡單題”,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孩子的觀點,是模糊了“考試策略”和“練習策略”,因此是不合適的。有了老師的意見加持,和上面比較清晰的想法,昨晚跟孩子談了談,很順利的說服了他。準備以后每天做1、2道壓軸題。
二、至于文科,思維導圖如何幫助記憶?
以前在論壇中討論,受到一位家長意見的觸動,“歷史的學習,我不看你的計劃,讓孩子合上書本,能寫出什么?”,就開始跟孩子一塊進行了一項“大工程”。
為了做到“合上書本,能寫出東西”來,我能想到的辦法也就是盡量的抓住骨干。所以找了個思維導圖軟件,跟孩子把歷史課本從頭到尾的過了一遍,基本上每天一個單元,每個單元耗時大約1小時。開始時比較慢一些,我和孩子都不知道該如何整理好。3個單元之后我慢慢找到了感覺,5個單元后孩子慢慢找到了感覺。
最后的做法,就是逐句的分析課本,看這句話的意圖是什么?然后整理到思維導圖上。整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孩子存在下述主要問題:
1、分不清重點。有些很無關痛癢的舉例論證的例子,孩子把它當做了重要的“史實”;而有些很重要的觀點性的表述,孩子卻忽視了。
2、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很多意義什么的,背的很溜——當然這也是需要的——但是卻沒有跟相應的歷史背景結合起來。
3、看書、背書和做題有點脫節(jié)。
整理完后,又根據孩子的課堂筆記,把老師講課的邏輯結構整合進去。從筆記看,老師補充了不少答題很重要的標準說法,對于材料的詳略處理跟我們自己整的也有較大差異,老師的重點更突出。整個整理累計花了約10個小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