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8-23 17:13:19
今年的確有些不同,我身邊的好孩子多半都沒有發(fā)揮好,倒是平常不那么拔尖的考得也挺好。而正是這幾分之差讓他(她)們與心中的夢想失之交臂。我努力想要找出原因,為什么會這樣?孩子的學習習慣很重要,平時作業(yè)也很重要,會自主學習更重要。孩子不是機器,不可能長時間地把學習成績穩(wěn)定在一個高度上,上上下下也很正常,只是要看是不是波動很大。我家的三年來一直很穩(wěn)定,親戚朋友都說沒問題,其實越是這樣說我越擔心,小孩子的抗壓能力其實沒我們想的那么強。我們的年級主任說的很好,中考是孩子們?nèi)松械谝淮沃陵P(guān)重要的考試,不說超常發(fā)揮,只求正常發(fā)揮就好了。這點我感觸頗深,因為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不要搞新花樣出來,按部就班,平時怎樣就怎樣好了。我們兩口子天天晚上下樓散步,這個習慣一直延續(xù)到孩子中考前。她也沒覺得不妥,如果一反常態(tài),突然陪著她,反而讓她心里有壓力。所以她經(jīng)常笑著說,人家爸媽是恨不能孩子多學點兒,你們是恨不能我多睡會兒。孩子最大的問題是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尤其是數(shù)學,也不知是難題刷多的原因還是什么。前面提到的計算錯誤其實也不止一回了,送考前想著別再多嘮叨了,事實證明,自家的娃自己最清楚,該叨叨時還得叨叨,丫頭后來說,你想說什么說就是嘍,我就聽著唄!再有就是心理疏導很重要,自家孩子的情況自個兒最清楚不過。如果孩子平時一直都很穩(wěn)的,也不排除臨場發(fā)揮失常的問題,其實她自己心理壓力也很大,最后一戰(zhàn)不打贏不行,成敗在此一舉?偠灾裁炊疾皇墙^對的,什么都可能發(fā)生,只能以不變應萬變。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要客觀地看待。
嘮嘮叨叨說了這么多,最后的結(jié)局還是很令人歡喜的。丫頭上了南師附中,當初百日誓師時的目標已經(jīng)實現(xiàn)。更令人開心的是,分班考得不錯進入了菁英班。
有人說,小學好不代表初中好,初中好不代表高中好,我覺得這話多少有些偏激,想想似乎也有那么點道理。不管如何,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就已經(jīng)很好了。
送給孩子泰戈爾的一句話:終有一天,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