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7-17 14:07:12
孩子在幼兒園就學會攀比怎么辦
在幼兒園喜歡和小朋友攀比,這長大了還滿足得了他?
上幼兒園后,孩子越來越愛“攀比”了,比吃的、比穿的、比用的、比玩的,別人沒有、沒做過的事情,他有他做過,他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高興。其實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歷這個跟人攀比的過程,這只是孩子心路歷程上的一個小插曲而已,我們做父母的只有正確地去解讀孩子行為背后的心理,才能不冤枉孩子,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靈并自信地看待自己。
【經(jīng)典案例】
我的孩子4歲多一點,小的時候都是放在老家給他爺爺、奶奶帶著,總覺得有弊端,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于是就把她帶到自己身邊,也送進了幼兒園。也許之前爺爺奶奶跟她說過,爸爸媽媽在外面賺好多好多錢給你買好吃的。所以現(xiàn)在孩子變得愛比較了。有一天氣喘喘她從幼兒園跑回來,一進門就問我:“媽媽,莉莉說她媽媽賺的錢比你多,媽媽,你告訴我,你賺的錢比莉莉媽媽多是嗎?”看著孩子期待的表情,我只能對她說是的,媽媽賺的錢比莉莉媽媽多。我們的經(jīng)濟條件比不上當?shù)氐募彝,平時買給孩子的玩具呀教具什么的,也沒有本地小朋友的好。孩子經(jīng)常從學;貋砭徒o我鬧別扭,嫌自己的沒有別的小朋友的好。我也不好大聲批評他,畢竟這么小把她帶到這里孩子也委屈。怎樣才能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呢?
【專家診斷】
人都有自尊心,希望自己可以比別人好,別說孩子就是成人都會有,所以攀比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正常的,也是普遍存在的。3歲以后,孩子的自我評價體系的自我認可的來源也發(fā)生了質的飛躍,由以前的內(nèi)部的精神滿足:需要他人對自己或行為的贊賞和認可,發(fā)展到外部的物質滿足上,于是便開始經(jīng)歷通過物質比較來確認自己的價值的成長過程,而這便是最初級的競爭意識。你沒有批評孩子是對的,但需要調整你自己的是:沒有給孩子提供好的條件委屈了孩子這種心態(tài)。要知道,當大人都有這種心態(tài)時,孩子更覺得父母是應該的,應該要滿足他的要求。父母給予孩子正確的愛和人格品質的培養(yǎng),比給予他物質豐富對于孩子一生的影響要重要得多!所以,你先要改變這種思想,孩子能跟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本身就是值得珍惜的!
【黃老師支招】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并消除孩子的這種攀比心理呢?關鍵是,家長在面對這種現(xiàn)象時,應以身作則,做好正確的引導。我有以下三種建議:一、家長以身作則。一忌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來比。很多父母在訓導孩子時,常會拿別的孩子好的地方來跟自己的孩子比較。這樣的刺激只會讓孩子更消極,況且,每個家庭的教育背景、孩子的生長環(huán)境都不同,也沒有什么可比性,所以,不要拿孩子的聽不聽話呀、行為來進行無畏的比較。二忌拿大人之間來比較。不拿大人的工作、能力、表現(xiàn)等去跟別人比較。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跟自己比,學會拿自己的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這樣才能讓孩子從外部的物質滿足轉向內(nèi)部的心靈滿足上去。二、教孩子“用錢”,學會理財。培養(yǎng)孩子的價值觀念,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標準,請他學會記賬,買東西時由他來付錢,讓孩子了解自己的索取與父母的付出,不僅能讓孩子懂得感恩、節(jié)制消費,還能培養(yǎng)其家庭責任感。三、轉移孩子攀比的焦點,將攀比轉化為動力。當孩子與別人攀比時,首先說明孩子的心理開始有競爭的傾向了,想達到別人同樣的水平或比別人更好,如果能抓住這種心理,把孩子攀比的焦點轉移到游戲、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行為等方面進行攀比,正確引導孩子將有助于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同時,也可以將攀比化為動力,讓孩子設法實現(xiàn)自己的需要,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等良好的心理品質。此外,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了解認識更多東西,培養(yǎng)孩子對于兒童文學、自然等多方面的興趣,和孩子一同選擇其真正喜愛的項目,這樣孩子的關注點轉移了,就不會太局限于與其他伙伴攀比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