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7-16 10:35:04
羅恩菲德也將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和個性表達當作重要的教學目標,他甚至反對向?qū)W生教授技能和提供范本,因為這樣將導致學生的摹仿行為,而認為教師的責任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和提供學習材料,并且只有當學生主動需要技術幫助時,教師才可以給予指導。[3]按國內(nèi)教育現(xiàn)狀,老師能做的就是集體綜合教育,由于每個班級人數(shù)較多,加之,我們的老師在教學時總是把自己作為主體,“教”的太多!“組織”的太多!“參與”的太多!根本關注不到每個孩子,有些默默無聞的孩子常常被老師忽略,沒有得到及時的鼓勵和引導,從而失去了發(fā)展興趣、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最佳時機。因此,幼兒教師要改變觀念,在教育教學中要以孩子的個性發(fā)展為重點,構建具有操作性、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形式,給他們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和提供各種繪畫、手工材料,設定主題,鼓勵兒童自己去體驗,自己去領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自己去探索。然后仔細觀察每個孩子,記錄他們活動的情況,及時肯定與引導,在兒童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指導,從而構建以發(fā)展兒童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宗旨的新型教學模式。具體來說,就是在兒童美術教育中,創(chuàng)造條件、采用多種手段、豐富和積累兒童的視覺表象;結(jié)合具體的教育活動,鼓勵和正確引導兒童進行大膽地幻想;通過寫生畫、主題想象畫等訓練都有助于兒童想象力的培養(yǎng)。
。ǘ┳哌M幼兒世界,建構師生平等對話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必須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想象力。陳鶴琴認為,幼兒教師應在兩大方面得到充分的訓練,一方面是基本技能,包括唱歌、彈琴、繪畫、語言等方面;另一方面是知識,要有豐富的自然和社會常識以及兒童心理知識,[5]只有了解幼兒心理的發(fā)展,才會具有解讀孩子的能力。專業(yè)與文化并行,是未來幼兒教師發(fā)展的方向。幼兒教師也要具有一定的審美想象力,康德說:“想象力是個偉大的藝術家。”[6]兒童美術活動當中若缺乏想象力的參與,那是非?膳碌。同樣,幼兒教師如果缺乏審美想象力,連幼兒畫都讀不懂,又怎么去指導幼兒呢?兒童畫是兒童所思所想的情感流露,兒童利用繪畫的方式,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一個和同伴交流的瞬間等。如一幅表現(xiàn)自己和小朋友說話的兒童畫,內(nèi)容為小朋友自己在餐桌旁邊吃飯,餐桌上有一碗飯(她說白色的是飯,黑色的是菜),畫了一個小女孩扭過頭說話的樣子。老師沒看懂,小朋友解釋說:“我在吃飯的時候,李子木叫我去玩,我對他說我在吃飯呢!”整個畫面最吸引人的地方,則是小女孩扭頭說話時的神態(tài)和動態(tài),非常鮮活生動。盡管這幅畫由于構圖過低,畫面不是很穩(wěn)定,但難能可貴的是孩子情感的真實流露以及想象力的體現(xiàn)。試想一位想象力貧乏的教師,如何能打開并進入孩子那深邃而一望無際的想象空間呢?由此看來,兒童通過語言、簡單的文字、圖形、符號等方式,充分表達自己對外部世界的審美體驗,在此過程中體驗快樂、想象、創(chuàng)造的樂趣,才是美術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教師如果不愿走進幼兒的心靈世界,捕捉或意識不到這一點,則很難說這個活動是有效的。
(三)加強理論水平,提升幼兒教師素養(yǎng)
幼兒教師必須要飽覽名家經(jīng)典作品并吸納眾家之長以豐富其想象力。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家達利,他具有極強的幻想力和想象力,在他的作品當中常常有許多半開的抽屜的人形,蠟樣軟化的硬件物體,抽絲樣細長的獸腿以及物體向四周無重心地飛開的景象等等。如他最有名的作品是《永恒的記憶》(1931),畫中以平靜得可怕的風景為襯托,停留著一只柔軟易曲、正在熔化的表,讓人感覺時間在不經(jīng)意間流失!他在發(fā)揮和運用自己的超現(xiàn)實主義思想,反映他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達利還贊成人們應該培養(yǎng)真正的幻想!西班牙超現(xiàn)實主義畫家米羅就具有非常生動的空想世界,在他的作品當中有到處可以長耳朵的梯子、眼睛、叼煙斗的人、矢鳥。他的有機物和野獸,甚至他那無生命的物體,都有一種熱情的活力。通過點、線、面等藝術語言來表現(xiàn)其作品一種神秘的、無憂無慮的、天真無邪的歡樂、穿過成人的功利主義,找回孩提時代的天真,歸于自然而然的原始生命。米羅藝術的卓越之處,在于他的作品有幻想與想象的幽默。幼兒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藝術修養(yǎng),要多看大師作品,要了解他們的藝術風格,如畢加索、梵高、米羅、達利等想象力極強的藝術家。以豐富自身專業(yè)藝術素養(yǎng),提高教育教學活動指導能力。
。ㄋ模┳鹬貎和黧w,促進幼兒想象力發(fā)展
首先,教師要尊重兒童的想象力。筆者曾在上海訪學期間,觀摩了一節(jié)給大班幼兒的公開課《自畫像》。教師先請幼兒欣賞世界名畫,如畢加索自畫像、梵高自畫像等大師作品,引導孩子們觀察人的五官,老師給每個小朋友一面鏡子,讓他們通過照鏡子來觀察自己的五官,然后再互相觀察,從大輪廓到小細節(jié)有次序的加以引導,讓孩子們仔細觀察比較。老師給幼兒準備好的畫紙(已裝裱好的各種色卡紙)和多種形式的繪畫工具,鼓勵孩子們有意識地把觀察到的五官特征逐一表現(xiàn)出來。十分鐘之后,孩子們就畫完并展示作品給大家,個個都很踴躍、很高興、很有成就感!每一張自畫像都栩栩如生,個性十足,效果非常好。最感動的是一個小女孩的正面頭像自畫像,她梳著長馬尾在后腦勺,而她把長馬尾卻畫在了側(cè)面左耳邊上,雖然線條不太流暢,但女孩子的特征非常鮮明,充分地展現(xiàn)了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當然,教師對兒童想象力的尊重莫過于保護好兒童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畢加索曾言,“學會像一個6歲的孩子一樣作畫,用了我一生的時間。”馬蒂斯也曾說過藝術家要學會像兒童一樣觀察事物,要永遠保持一顆童心?梢,藝術是對兒童具有的原始創(chuàng)造性的最佳詮釋。每一個兒童都與生俱來地擁有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幼兒教師要保護兒童這些寶貴的天性。其次,教師在新兒童觀和教育觀的指導下,要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和個性,提供適合幼兒個性發(fā)展的教育活動指導,因材施教,挖掘潛能。教師對幼兒的尊重還體現(xiàn)在過程評價方面。關注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對美的情緒體驗及表現(xiàn)方式,重視幼兒的探索與創(chuàng)造過程,接納不同的創(chuàng)作結(jié)果,從不同的角度給予肯定,要用發(fā)展的眼光正確對待幼兒的美術作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