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7 08:27:17
摘要: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是非常大的,正是好奇心驅使著幼兒去探索發(fā)現,在幼兒的科學教育中,“探究式學習”已經成為主要的學習方式,這不僅可以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能力,還可以加強他們的科學素質等等,對以后的學習及生活有很大幫助。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幼兒教育;科學教育;學習能力
當代幼兒教育方式受到社會上的廣泛關注,科學教育更加的重要。和以往的被動的“老師說,學生聽”的方式不同,探究式學習更加受到老師的青睞,以前的死板教學模式已經不受歡迎。這種探究式學習方式是注重學生自己去探索問題,發(fā)現問題,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模式。那么探究式學習究竟是如何帶領學生學習的呢,要怎樣融入到教學中才能發(fā)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我將簡單的談一下對幼兒園科學教育中“探究式學習”的一些看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探究性學習真正為孩子們服好務。
一.什么是探究性學習
所謂探究式學習,與以往的死板的教學模式不同,不在是學生被動的接受老師所傳授的東西,而是讓學生將被動轉化為主動,在自己的興趣,好奇心的驅使下去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它與以記憶為基礎的學習不同,與基于模仿而學習的方式也不同,是一種直接的學習模式,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學習,從而學到科學知識,懂得科學研究方法等等。探究式學習可以分為下面幾個步驟:
1.觀察事物,提出問題。孩子的心靈是豐富多彩的,而眼睛是心靈窗口,他們總會發(fā)現各種各樣的事物,同樣,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里,他們會發(fā)現不同的問題,這樣就有了第一步,發(fā)現提出問題。
2.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個步驟可能需要老師的幫助,思維活躍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想法,這時候老師要支持他們的想法,讓他們去嘗試。
3.得到問題的答案。學生根據自己的方法解決了問題后,會形成自己的答案,找到問題的因果關系等等。
4.評價自己得到的答案。當學生得到自己的解釋時,都會與老師交流,并評價一番,這樣對于問題的解決以及問題的記憶也會很深刻。
5.交流探討問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會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同時可能會發(fā)現新的問題,從而形成進一步的探索。以上一個步驟是一般探究式學習的方式,每一個步驟都有其特有的意義,對于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以后的創(chuàng)造性以及對科學知識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二.如何帶領孩子們進行探究性學習
我們都知道對于幼兒的教育不僅僅要給予他們豐富的知識與技能,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具備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正確的職業(yè)觀,教學觀。
1.首先教師要相信孩子們自己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總是一味的給予,要給孩子們機會去自己探索,不要以為他們年紀小兒忽略了他們的能力,其實幼兒的好奇心與創(chuàng)造力是非常強大的,教師要以幼兒為主體,不要以自己的想法為主體,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思維,激發(fā)出他們的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