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7-06 15:13:59
淺談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會對人的要求,通過交往,人們能夠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協(xié)調(diào)彼此之間的關系,達到共同活動的目的。幼兒時期的交往對幼兒的成長極為重要,它能促進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未來社會需要我們下一代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而個別幼兒因為缺少交往技巧,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互相合作。在家訪中,我們了解到有的幼兒在家里能說會道,到了外面缺膽小、自卑、孤僻,碰到困難不會向別人求助。同時,有的幼兒受交往能力的限制,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差。比較依戀家長和家庭,不能愉快地來上幼兒園。由此可見,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非常重要,因此,針對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方面,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在分享活動中,交給幼兒交往的方法。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與家人交往,進入幼兒園后,幼兒的活動范圍就從家庭擴大到幼兒園,交往的范圍的擴大,使小班幼兒一時難以適應集體生活,情緒不穩(wěn)定,在活動中與小伙伴爭搶玩具,自己有了困難不主動和老師說等。為了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感受在集體生活中與同伴交往的樂趣,體驗分享的快樂。我們在小班上學期,開展了“玩具交換日”活動,定期讓幼兒帶上心愛的玩具,到幼兒園來與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動中教師通過仔細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往。如:有的孩子想玩別人的玩具,有不敢去交換,這時,老師悄悄地在他耳邊說:你的玩具也很好玩,小朋友會愿意和你交換的。在老師的鼓勵下,膽小的孩子也高興地參加到活動中;顒雍,讓幼兒講述自己到交往過程:和誰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誰的玩具好玩?為什么?等等,讓幼兒體驗交往的樂趣。使幼兒對這一活動非常喜愛,經(jīng)常追問哪天是“玩具交換日”,并將自己最好的玩具帶來和小伙伴一起玩。通過這種活動,拉近了幼兒之間的距離,也使幼兒變得喜歡上幼兒園了。
二、 舉辦親子活動,增加幼兒交往的機會。 愉快的交往經(jīng)驗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強又會引發(fā)更強的交往主動性,兩者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huán)。親子活動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在家長的陪同下幼兒心情愉快,情緒放松,在活動中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大方地與人交往。因此,親子活動也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愉快的交往機會,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最有益的活動之一。我們在進行“小小蛋兒把門開”的主題活動時,開展了“有關蛋的”親子探究活動,邀請家長參加我們的活動。孩子興奮地在展臺前,向家長和小朋友介紹“各種各樣的蛋”及蛋制品,和小伙伴一起學一學“蛋寶寶滾一滾”,一起探究怎樣讓“蛋寶寶”站起來,在家長的幫助下,煎一個雞蛋送給好朋友吃等。在這樣的活動中,他們是活動的主角,教師和家長是配角。無拘無束的他們感到特別有趣,無形中孩子們既擴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圍,同時又享受到快樂,并體驗到交往的樂趣及同伴之間的友好相處、互相幫助的快樂,從而發(fā)展了交往能力。
三、 開展角色游戲,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角色游戲使幼兒根據(jù)自己生活得經(jīng)驗和意愿,模仿成人勞動和交往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它是幼兒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養(yǎng)自己,承擔社會角色和遵守社會角色規(guī)范的一種自我教育活動。我們在小、中、大班開展了“娃娃家”、“娃娃超市”、“娃娃醫(yī)院”、“小小建筑師”等角色游戲,在活動中,幼兒通過扮演“爸爸”、“媽媽”、“售貨員”、“醫(yī)生”等角色,表現(xiàn)出一種積極參與社會交往的主動性、角色意識和對角色規(guī)范的認同感。女小朋友體現(xiàn)的比較細膩,在老師的引導下,她們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了“售貨員”堅守崗位、熱情待客;表現(xiàn)出“醫(yī)生認真看病、熱情關懷病人的態(tài)度,男小朋友比較爭強好勝,很有正義感,喜歡扮演交警指揮交通、扮演警察抓小偷;扮演建筑師建設高樓大廈;扮演工程師設計汽車、飛機---- 幼兒在角色游戲中表現(xiàn)出了的角色行為是幼兒對社會角色給分的認同,通過模仿角色,不但強化了他們的交往意識和角色規(guī)范,并且自覺不自覺地遷移到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中去。在游戲過程中,我們有意識地鼓勵幼兒多交往,讓他們自己找伙伴,相互合作,引導他們友好合作。讓他們在游戲中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
四、 善于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創(chuàng)造與集體交往的機會。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和優(yōu)點,《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xiàn)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們非常1捕捉幼兒的閃光點,發(fā)揮他們的特長,揚長避短,從而樹立其信心,為幼兒交往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基礎。我班有一個小女孩,她不愛說話,自由活動時,喜歡一個人坐在椅子上,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愿與老師交流,而且脾氣很倔強,問她什么一句話都不說。為了讓她融入到集體中來,我們想盡了辦法。最后,我通過家訪,從孩子的媽媽那里得知,孩子在老家長得,不會說普通話,怕小朋友笑她,又自卑感,因此,在幼兒園不肯多說話,我們了解到原因后,對她特別關注,又一次,她主動撿起了掉在地上的紙屑。我看到后及時地在集體面前表揚了她,并讓小朋友夸夸她,小朋友一起說“王芮、王芮,你真棒!”她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她笑得這么燦爛。我讓王芮模仿我用普通話說“謝謝大家。”她終于勇敢地在大家面前說話了。之后我又為她創(chuàng)造與小朋友交流的機會,并且多鼓勵、多表揚,活動中多給機會讓她回答問題,對她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在她遇到難題時,我微笑著走過去,摸摸她的小腦袋鼓勵她,逐步幫助其樹立信心,在隨后的日子里,她慢慢變大方了,能主動與我交談了,其他小朋友找她玩時。她也能和他們玩得很高興了。
五、 抓住細小的環(huán)節(jié),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我們將培養(yǎng)幼兒交往能力的教育活動,貫穿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如:幼兒早上入園時,我們教育幼兒大方地和其他小朋友和家長問好;在中午進餐后散步時,看到忙碌的食堂阿姨,帶幼兒一起熱情地打招呼;幼兒手工活動后,和他們一起將作品送給小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
六、 家園配合,共同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 蘇霍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細致而復雜的任務。”社會行為的學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時間的連續(xù)過程,家長和教師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養(yǎng),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對小班的孩子來說,家長在孩子的身體發(fā)育和智力開發(fā)方面比較重視,而在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方面有忽略。為取得家長的配合,共同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我們通過班級的“家長園地”、“班級網(wǎng)站”向家長作了有關這方面的宣傳,得到了家長的理解、配合。家長為孩子提供了交往的機會。如:家里來了客人,家長會教育孩子禮貌地和客人打招呼和交談,如果有小伙伴同往,鼓勵孩子拿出玩具和小伙伴一起玩,拿出好吃的食物與小伙伴分享。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的交往能力,也使幼兒在學習禮貌待人,學會了社會交往的技能和許多本領。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幼兒的社會性培養(yǎng)需要家、園、社會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需要家長與我們這些幼教工作者做有心人,共同為幼兒創(chuàng)設各種機會,耐心的指導,重視家園同步教育,將幼兒培養(yǎng)成既有健康的身體又有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