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圣約瑟琴業(yè) 2018-06-20 11:28:18
這個問題有點像:我不知道孩子文化課學不學得好,到底是送去學校正規(guī)學呢,還是不買書本文具、請人試教一下再說。答案顯然是不管學不學得好你都會送孩子去學校,而且會盡量送去好的學校。家長的態(tài)度決定了孩子能否獲得最好的教育。其實鋼琴學習在發(fā)達國家早就是兒童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國內(nèi)以前經(jīng)濟條件不允許而被忽視了,現(xiàn)在條件好了,但普遍的情況是家長又太茫然不懂學琴的真正意義和規(guī)律。
學鋼琴的本質(zhì)是在學音樂這門語言,音樂語言學習過程對孩子智商、情商、氣質(zhì)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毋庸置疑。而且語言對于甚至有智障的孩子學會初級表達都是沒問題的,所以正常孩子只要用學母語的方法來學習鋼琴,達到初中級水平都是完全沒問題的,學到鋼琴家(語言學家)的水平,才是極少數(shù)天份高的人能達到的。所以家長不要用能不能成名成家,作為孩子適不適合學琴的標準。 學鋼琴實質(zhì)是學音樂語言,語言“聽覺熏陶”很重要,就好像小孩能聽懂父母說話了才容易學認字一樣。英語有26個字母,音樂有“哆來咪發(fā)梭拉西哆”7個字母,任何復雜的音樂都是這7個字母顛來倒去構成的,通過聽覺先認識這7個字母,就能培養(yǎng)音樂直覺。“打字快”跟“寫好文章”是兩碼事,手指彈琴快跟學不學得好音樂也是兩碼事。學語言耳朵沒用上,就會難而無趣,甚至放棄。鋼琴學習,只有像學母語那樣,從聽覺訓練開始,才是最自然、最正確的入門方式。再沒樂感的人,天天聽歌也會哼上兩句;再沒熱情學琴的孩子,天天聽好聽的曲子,總有喜歡的時候,這就是熏陶的力量?珊芏嗉议L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困惑很多。
回到本文標題的問題:怕孩子學不下去,到底買琴好還是暫時不買好?答案:不買肯定是錯的,除非沒有經(jīng)濟條件購買。因為一旦決定讓孩子學鋼琴,就意味著每天都要練,孩子只去老師那里上課而沒有琴練、或者去琴房不好的琴上練,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就等于在浪費學費及增加孩子學琴阻力。因為琴房很多人練的琴,一般音都不準,手感也不好,孩子一旦聽進去不標準的音,肌肉記住了不好的手感,將來再改很困難,就像學母語聽到的都是錯誤發(fā)音,將來糾正就很麻煩。另外,兒童練琴每次注意力集中不能超過十五分鐘,所以應采取“少吃多餐”方式練習,就是一天練三次,每次十五分鐘,每次之間起碼有一段間隔時間休息,單次練習時間超過半小時,效率就會直線下降。而在琴房練琴,很難做到“少吃多餐”,所以,家里有琴,才能避免這些不利因素。讓孩子學琴條件好點,才容易長期堅持。
給孩子吃一個最好的蘋果,他會提高對所有蘋果的鑒賞力,給孩子吃一個普通蘋果,他也許會認為所有的蘋果都不好吃;給孩子用最好的鋼琴,會提高他對聲音美的鑒賞力,給孩子用一般的鋼琴,也許他會認為鋼琴沒那么高雅、不是樂器之王。 不能貪圖買最便宜的鋼琴。買最便宜的意味著扼殺孩子學琴興趣,就像用不精密的槍練習瞄準,非常痛苦,不如暫時不學。武器折扣太多,一定要打敗仗。
真正含義的業(yè)余學琴是:選盡量好的老師、盡量好的琴,讓孩子不用太費勁、花不多的時間,就能學到自娛自樂的水平,這才叫業(yè)余學,就像業(yè)余飛行員能飛,需要更好的教練和飛機一樣。不好的老師和不好的琴,就是從負數(shù)開始,以后糾錯很痛苦,不如不學。 倘若你要把一首樂曲彈出一定的意思,就應該在心中描繪出跟這個意思相關的景象,音樂就由抽象音符變成了具體畫面,那孩子的彈奏意思就容易表達多了。 一首枯燥的練習曲中也可以想象出有各種各樣的人物,發(fā)生一些有趣的故事。孩子在彈練習曲時,覺得枯燥乏味。好的方法是告訴孩子:“你看,附點八分音符多像一個你很調(diào)皮地在前面奔跑;后面的附點四分音符是不是很像你奶奶在后面追?緊跟著的八分音符啊,就像你爺爺跑不動了在后面喊:‘站住!站住!’就這樣 ,你跑,我追,爺爺喊,跑啊,追啊,喊啊,終于,我們都跑不動了,一起停下來大喘氣”,孩子聽過這樣的描述,再彈時枯燥的練習曲時就有趣了,你還會擔心孩子學不會學不好嗎?
好的鋼琴演奏應該是先把音樂“吸收”到心里,然后再表現(xiàn)出來,就像把好文章的內(nèi)容“吸收”到心里了 ,再朗讀出來一樣,音樂不是體育,音樂需要的是想象力,強音不只是物理上的強,而應該是音樂內(nèi)涵上得強和音符對比的張力強。 帶著心靈感受和音樂意境的表達來練鋼琴手指技術,會練出各種精準控制觸鍵的能力。就好像我們在講一個感人故事時,練習嗓子發(fā)音,學到的發(fā)音技術才是最有用的。這樣才不至于“會啊喔額發(fā)音卻講話不生動”、“會加減乘除卻做不好數(shù)學應用題”。 我在美國音樂藝術學博士茅為惠的大師課上聽她說:目前中國孩子真正喜歡音樂、喜歡鋼琴的很少,究其原因,是家長給孩子創(chuàng)造的古典音樂熏陶氛圍太少,沒用音樂熏陶刺激,怎么會有對音樂這門語言敏感和喜歡呢?這是國內(nèi)孩子學不好鋼琴的一大癥結。 推薦給琴童家長的書:但昭義編寫的《少兒鋼琴教學與輔導》,茅青編寫的《茅青釋疑但昭義鋼琴教學秘訣》,上海音樂學院趙曉生編寫的《鋼琴演奏之道》,蘇聯(lián)鋼琴教育家涅高茲編寫的《論鋼琴表演藝術》,李重光編寫的《怎樣識五線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