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感覺統(tǒng)合訓練 作者:齊老師 2018-06-14 13:46:40
兒童感覺統(tǒng)合失調的表現(xiàn)多種多樣。一個孩子常常伴有幾種感覺統(tǒng)合失調的表現(xiàn),因此它是一種綜合癥狀,多數(shù)的兒童并不能精確地劃入某一種類型。但是為了更系統(tǒng)地認識感覺統(tǒng)合失調地表現(xiàn),根據(jù)主要受影響的感覺輸入通路的不同,將感覺統(tǒng)合失調大致分為以下幾大類:
1.前庭功能的問題:
前庭器官包括三個半規(guī)管、球囊、鈉酸鈣和橢圓囊。它的作用是對五覺(視、聽、觸、味、嗅)及語言的控制。
、 平衡方面:表現(xiàn)為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語言發(fā)展遲緩,說話晚,語言表達困難等;暈車、暈船、大幅度運動中易頭昏,俯臥時頭、頸、胸無法抬高。
② 視覺方面:眼睛在空間視物不穩(wěn)定,閱讀中容易出現(xiàn)跳字、漏行、多遍仍無法流利閱讀,經常多字少字;寫字時、閱讀時姿勢不正確,字偏旁、部首常顛倒,甚至不認識字、學多就忘、抄錯題、結構和空間知覺能力差,難以辨別圖像地細微差異。
、 聽覺: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見,丟三落四,經常漏聽或忘記教師說話和布置的作業(yè);常伴有聽寫困難,無法快速記錄,怕尖銳的聲音,例如:電鋸、剎車聲、物品摩擦等等。
、 運動協(xié)調:逃避或害怕運動,平衡力差、易摔倒,表現(xiàn)左撇子,其實左右手都用只是無法固定用哪只手,不會翻滾、拍球,系鞋帶非常慢,捏筆姿勢不當。
、 頭部平衡功能:有前庭功能失調的孩子,不能長時間把頭放在中央,否則,會出現(xiàn)左右亂轉,所以許多孩子,在聽課時會因為頸部疲勞而無法集中注意力,仰頭看天花板,用手托腮,或身子扭來扭去好像有蟲子一樣等行為。
、 除這些之外部分孩子還伴有睡眠障礙,無意識攻擊性行為,沒有危險意識,自我控制能力差,生活雜亂無章,好激動。
2.本體感失調:
本體器官包括:肌肉、肌腱、關節(jié)囊。
在性格方面:缺乏自信、遇事易沮喪、頑固、不合群、孤僻、懶惰、行動慢、作事沒有效率、依賴性強、到陌生環(huán)境很容易迷失方向。
在生活中:不會用筷子,無法控制口水和飯粒。
在運動中:大運動和精細運動技能差、動作笨拙、不喜歡翻跟頭、不善于玩積木、蕩秋千、很難學會系鞋帶、扣扣子等等。
在學習中:書寫速度慢、字跡不規(guī)則、書寫時往往過分用勁。常表現(xiàn)的順序性和時間意識差、語言表達能力差。
3.觸覺:
咬指甲、愛生氣、挑食、玩生殖器、不愛手工操作游戲(如:繪畫、泥工、玩沙)、緊張、退縮易粘某個人、不喜歡陌生環(huán)境、怕黑。躲避能產生特別觸覺感的事物,比較偏愛某種質地的衣服,不愛玩接觸身體的游戲、對一些觸覺信息具有厭惡、恐懼的情緒、對個人衛(wèi)生如刷牙、洗澡、理發(fā)、洗臉等感到厭煩。對于非惡意的觸覺刺激具有過激的反應,如:被輕輕碰觸到手臂及身體時會表現(xiàn)出攻擊性行為。當人顯示出親密、友好地接觸時感到緊張、反抗或退縮;觸覺防御過敏常被誤認為是有人際交往障礙或攻擊性行為。
二、感覺統(tǒng)合失調的原因
1.孕育:
、 精子與卵子先天性不足。
、 妊娠反應嚴重(孕期嘔吐)。
、 孕婦的不良習慣,如:吸煙、喝酒、喝咖啡,會致臍帶中血管萎縮、缺氧影響營養(yǎng)輸入;孕婦的年齡。
、 胎位不正,會導致固有本體感失調。如臂位(本體感、易碰撞)、橫位(易摔跟斗)致腦部缺氧。
⑤ 早產(腦發(fā)育不全)或過期產(顱內缺氧)。
、 剖腹產:人類自然的生產過程,必須經由母體狹小的產道。對全無毛的嬰兒來說,這個強力的擠壓是最重要的觸覺學習,皮膚和大腦同時感受如此強大的壓力信息,有助于大腦和皮膚的感覺學習,因此,一般而言,未經宮產的孩子感覺學習比較差。沒有宮縮及陰道擠壓的過程,胎兒觸覺未能得到良好的刺激與發(fā)展。
、 先兆流產,孕期用藥。
⑧ 胎盤功能低下導致足月小兒過輕(新生兒體重低于2500克)。
、 產程過長,臍帶繞頸。
、 生產時借助胎兒吸引器及產鉗,所致的顱腦損傷及出血造成的神經元損傷。
2.撫養(yǎng)方式:
A.人工喂養(yǎng):
是指完全沒有母乳,而用牛奶、奶粉,豆制品等代替喂哺乳兒。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
1.營養(yǎng)價值高:
含有豐富的乳蛋白易消化,脂肪顆粒小易吸收并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乳糖的含量較高,可提供給大腦所需的熱量,還可以抑制大腸桿菌的繁殖。有多種維生素因直接喂養(yǎng)更易吸收。
2.可以提高嬰兒的抵抗力:人乳中含有的抗體可以提高寶寶的體質,人乳中的溶菌酶可殺死細菌。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