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天天學畫畫 作者:小湯 2018-06-10 09:18:24
眾所周知,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且直觀的圖形感受涌現出了諸多益處,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在問,對于少兒美術,要不要給小孩子報名培訓班級呢?
首先筆者以為,培養(yǎng)是非常必要的,而在部分忽略結果的基礎上,我們來考慮一個問題,我們在培養(yǎng)小孩子學習畫畫的時候,是否真的只是想要一張完整的畫面,哪怕這是一張無可指摘,超越同年齡段孩子的繪畫作品。或者是期望孩子今后成名成家?我想,大部分家長的意愿在于,孩子有這樣那樣的興趣,有條件的基礎上,所以我想培養(yǎng)他。開拓開拓眼界,增廣認識。
所以我們再回到問題上,要不要報班呢?
在學校時我們也會發(fā)現,教習的老師無法兼顧每一個學生,而在兒童剛剛步入學齡時,他們對于學習方式方法尚在探索之中,不夠充足的關注度,會讓那些接受較慢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信心,喪失學習的積極性,而接受程度較高且活潑好動的孩子,亦會努力拉回教師的關注度,所以人們發(fā)現,似乎高質量的班級,在于小班化?
因而諸多培訓機構敏銳地發(fā)現了這一點,培訓班級遍地開花,作為一個有過代課經歷的學生黨,大部分去機構的代課老師包括我,很多時候只是希望上完一節(jié)課,獲得一份酬勞,僅此而已,尤其是少兒美術,涉及專業(yè)性系統(tǒng)性的方面并不太多,基本可以說,但凡專業(yè)知識過關,教習課程不成問題,當然在很多機構中還是有許多很認真?zhèn)湔n的老師,教學內容生動,并不注重技能的機械化教授?蛇@樣的培訓班級很難覓尋,各種機構良莠不齊,讓很多想要幫助孩子實現興趣卻并不懂行的家長尤為頭疼。
調回培訓機構看看,培訓機構辦班的目的居多在乎的是自身的宣傳效應,生源廣度,不留情面地講,他們希望獲利,這些想法筆者認為本沒有太大的錯誤,各人有各人的選擇,投入也是需要回報的,但若是對于學生的學習質量并不太執(zhí)著,有誤人子弟之嫌,就是大大的不妙了。筆者曾陪同朋友參與應聘,一間規(guī)模很大的培訓機構語出驚人,“我們并不在乎你的代課質量,不過我們在乎你對于課堂的整體把握,不要讓課堂雜亂無章,有時候我們會有家長旁聽。”結果很好預見,我與朋友出門,無奈地各聳肩頭,相視一笑。
再回想到送孩子去培訓班的家長,即使感覺到孩子在培訓班未能得到太多提升,大多數卻也不太在意,至多換一家,或是向培訓機構提出建議,因為過快的生活節(jié)奏,父母工作壓力巨大,很少能有陪伴孩子的時間精力,將孩子送去培訓班,不僅在這一時間段能保證孩子的帶養(yǎng)安全問題,還能順便學一些東西,不管結果如何,感覺上過程還算是如意的。
在幾方共同作用下,很多興趣被擱置,能力被僵化,我想說,在很多時候,我們的初衷都是好的,卻在執(zhí)行時被各種主觀或是客觀的愿意所影響,甚至于變得面目全非。因而也出現了很多自己教習孩子乃至不送孩子去學校上學,參與義務教育的例子。
最后,我以為,不管學習什么,都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化的學習,用所謂的突擊教學,用一兩次的僥幸,去鉆教學模式與考核辦法存在的空子,被耽誤的往往是學員自己,這樣的結果實在令人痛心。
結語:關于報培訓班的想法,如果能夠尋找到優(yōu)質,且教學計劃清晰的班級,個人覺得一定要去嘗試,同時考慮到孩子的天資各有不同,如果不是為了技能化的訓練,還是不要刻意為了太功利性的目的而學習才好。在進入大學前,我的高中美術輔導老師和我這樣說,我也想把這句話送給大家。
“也許今天我教你的很多東西,并不能用在考試中,讓你博取一個好的成績,好的學校的入場券,但是請你相信,如果你堅持,終將終身受益。”
后記:特別憤慨地寫了挺多,本來想做些修飾,刪刪改改還是留了下來,如果有用詞不當及得罪之處,希望看官海涵,此文并無惡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