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8-06-08 13:53:26
成語解釋:
原指仁愛而有節(jié)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F(xiàn)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yè)出力的人。
成語出處: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之所以樂山也。”
成語簡拼:RRZS
成語注音:ㄖㄣˊ ㄖㄣˊ ㄓˋ ㄕ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仁人志士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志士仁人
成語例子:大批仁人志士,滿腔悲憤,萬種辛酸,想有所為而不能為,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郭沫若《科學的春天》)
英語翻譯: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俄語翻譯:благородный борец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問仁德忠義與生命發(fā)生沖突怎么辦?孔子說:“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會因為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義,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子貢問怎樣培養(yǎng)仁德,孔子回答必須從上面作起,帶動百姓效仿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