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8-06-08 13:38:51
成語解釋:
弩:古代用機械發(fā)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射程時;失去了攻擊力。用強勁的弓射出的箭;射程已到盡頭。比喻原本強大;可現(xiàn)在已衰竭無力了。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韓安國傳》:“強弩之末,矢不能穿魯縞。”
成語繁體:強弩之末
成語簡拼:QNZM
成語注音:ㄑ一ㄤˊ ㄋㄨˇ ㄓ ㄇㄛ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強弩之末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之,不能讀作“zī”。
成語辨形:末,不能寫作“未”。
近義詞:師老兵疲、罷夫羸老
反義詞:勢不可擋、勢如破竹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