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6-01 15:13:33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人音版四年級音樂下冊《童年的回憶》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 學 目 標?
1.從外國音樂作品《彼得與狼》、《白樺林好地方》、《紅蜻蜓》中感受外國兒童的童年生活與風土人情。以擴大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并回憶自己童年唱過的歌,進行相互交流。
2.聆聽《彼得與狼》,能聽辨出各件樂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講出故事情節(jié)并進行表演。
3.表演《白樺林好地方》(包括伴奏),并編創(chuàng)贊美自己家鄉(xiāng)的歌詞唱一唱,用和諧的二聲部合唱演唱《紅蜻蜓》。
4.初步(非理性)選擇結束音填入句尾,感受樂段的終止式。再次做好曲調接龍的創(chuàng)作活動。
教 學 內 容
聆聽《彼得與狼》
表演《白樺林好地方》《紅蜻蜓》
教 材 分 析
1.交響童話《彼得與狼》
《彼得與狼》是蘇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所寫的一首交響童話。
普羅科菲耶夫對兒童有著特殊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不少是為兒童們寫作的,像交響童話《彼得與狼》、童話歌劇《對三個橙子的愛情》、舞劇音樂《灰姑娘》、獨唱歌曲《丑小鴨》都是享譽世界樂壇的。
交響童話《彼得與狼》寫于1936年春天,它是根據俄羅斯同名童話寫成的。為了讓兒童們理解它,作曲家還專門為樂曲寫了通俗的解說詞。通過音樂的描繪和解說詞的輔助,孩子們不僅從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時還了解到各種動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種樂器的音色和表現力!侗说门c狼》是從講故事開始的:
我親愛的孩子們,現在我給你們講一個少先隊員彼得和狼的故事。這個故事里的每個人物和動物,都是用管弦樂隊里不同的樂器演奏不同的音樂主題來表現的。長笛代表小鳥,雙簧管代表鴨子,單簧管低音區(qū)的頓音是貓,大管代表爺爺,三支圓號代表狼,弦樂四重奏是彼得,獵人開槍則是用定音鼓和大鼓來表現的。
2.歌曲《白樺林好地方》
這是一首簡短流暢的加拿大民歌。歌詞的描繪和曲調的有機配合,即刻在人們的眼前展現出一幅美麗的圖景,水、山、森林、湖泊這些美麗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曠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風光之中。全曲由“ 1 2 3 5”五個音組成,歌曲為自然小調式,旋律圍繞著小調的主三和弦“?1 3”三個音加以發(fā)展。音程的跳進為主,使得曲調穩(wěn)定中略帶歡快和活潑的情緒表現。曲中有兩處用切分音節(jié)奏加強了對比。最后的襯詞“蓬得得蓬蓬”模擬了軍鼓的敲擊,別具特色。結束時兩次在主音la上拉長節(jié)拍,好像一隊在這里郊游的少年兒童在鼓聲伴隨下走向山林之中,充滿著童趣,抒發(fā)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3.歌曲《紅蜻蜓》
這是一首在日本廣泛流傳、婦孺皆知的兒童歌曲。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采用詩人三木露風的一首回憶童年情景的詩譜寫而成的。采用3/4拍、宮調式,全曲只有8小節(jié),為上、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較大,音域從“ - ”達十度,和聲式的第二聲部圍繞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聲色彩非常濃厚。全曲雖短小,但曲調非常優(yōu)美抒情,三段歌詞卻將美好童年的生動情景展現在人們的眼前,令人難以忘懷。通過“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紅蜻蜓而引起的回憶,親切而又深情地抒發(fā)了對童年時光的美好回憶。
第一課時
教 學 內 容:《白樺林好地方》詳案
教 學 目 標:
一、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的參與音樂學習。
二、 通過聆聽、演唱、伴奏、創(chuàng)編等綜合性音樂活動,讓學生感受歌曲歡快情緒,激發(fā)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難點:x xx x x
教 學 準 備:電腦圖片、鋼琴、磁帶、自制樂器沙錘、打擊樂、黑板樂譜、換氣符號貼紙、節(jié)奏圖片
教 材 分 析:這是一首間斷流暢的加拿大民歌。歌詞的描繪和曲調的有機配合,即可在人們的眼前展現出一幅美麗的圖景。水、山、森林、湖泊這些美麗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曠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風光之中。歌曲為自然小調式,旋律圍繞著小調的主三和弦加以發(fā)展。音程以跳進為主,使得曲調穩(wěn)定中略帶歡快和活潑的情緒表現。曲中有兩處用切分音節(jié)奏加強了對比。最后的襯詞“蓬得得蓬蓬”模擬了軍鼓的敲擊,別具特色。結束時兩次在主音上拉長節(jié)拍,好像一隊在這里郊游的少年兒童在鼓聲伴隨下走向山林之中,充滿了童趣,抒發(fā)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學階段:
1、導入——激發(fā)興趣,了解當地風情。
2、展開——通過聆聽和即興打擊,使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3、深入——通過樂譜的學習,更加深入的了解歌曲的結構。
4、拓展——通過深入理解歌詞含義、討論、表演、創(chuàng)編、評價、總結活動,抒發(fā)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長音和短音的對比)
1. 呼吸練習。
師: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做呼吸練習,首先兩腳分開保持好站姿,雙手輕輕撫著自己的腰部。在深吸氣的時,你的腰兩邊會向兩邊撐開,然后再將氣息又控制的,勻速吐出。好,我們來一起試試看。(調整學生的呼吸,并鞏固歌唱中的氣息運用)
2. 模唱老師的一組長音發(fā)聲。其中包括哼鳴和“2”“6”兩個音的音高。
3. 模唱短音“2 22 2 2”,“6 66 6 6”。并分為兩聲部合作。(利用樂曲中的難點節(jié)奏來練習短音的發(fā)聲,提前讓學生模仿,有利于后面難點的突破)
二,看圖片導入
(采用情感教學模式1:情景——陶冶模式。)
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電腦圖片讓學生感受白樺林的美麗風光。
1.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2.師:這是什么樹呀?白樺樹。我們中國不僅有白樺樹林,在加拿大也有白樺林。這是一個加拿大人的家鄉(xiāng),他說他的家鄉(xiāng)特別美,有一個片白樺林……白樺林是個好地方,為什么是好地方呢,因為這里有什么?對,有大麋鹿。有海貍。還有藍色的湖水,房子,山巒,平原。雖然這個人現在不在他的家鄉(xiāng),但是,他非常的思念自己的美麗家鄉(xiāng)……
三,學習新歌曲
1)、聆聽歌曲第一次(范唱)
1. 師:今天我們就學習這首加拿大民歌《白樺林好地方》,下面你們幫我打著拍子,老師給你們唱唱這首歌曲,同時再聽一聽這首歌曲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
。ń處煼冻,手中拿著自制的易拉罐沙錘打拍子唱。第一二段打強拍,第三段打一下強拍和兩下弱拍x xx)
2. 師:誰能說說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