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29 16:32:35
。3)提問:那么根據(jù)實驗所看到的現(xiàn)象,你們能夠解釋花為什么變色嗎?
。4)提問:你還知道哪些物質(zhì)是酸性物質(zhì)?哪些物質(zhì)是堿性物質(zhì)?想想你們家里炒菜、做湯用的鹽屬于哪一類物質(zhì)呢?
(5)學生操作:將紫包心菜汁滴入鹽水中五六滴,看看鹽水是否變紅或變綠。
。6)談話:像鹽水一樣,不能使紫包心菜汁變色的物質(zhì),叫做中性物質(zhì)。類似紫包心菜汁這樣的物質(zhì),由于能夠分辨物質(zhì)的酸性和堿性,人們稱它為指示劑。實驗室里經(jīng)常用指示劑檢驗酸和堿,工廠在檢驗產(chǎn)品質(zhì)量時、醫(yī)院在某些化驗中也經(jīng)常用到它,因為它使用非常方便。指示劑種類也很多,我們今天只認識了其中的一種,而且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制作出來的。
二、自制指示劑。
1.教師介紹用紫包心菜壓汁做指示劑的方法:
第一步:將紫包心菜(約50克)撕碎,裝入透明厚塑料袋中;
第二步:往塑料袋中加入一杯溫水(50℃~60℃);
第三步: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復擠壓菜葉3~5分鐘,直到水變?yōu)樽仙珵橹梗?br />
第四步:用牙簽在塑料袋的底部扎一個孔,將紫包心菜汁倒人小燒杯中;
第五步:將條形過濾紙全部浸沒在紫包心菜汁中,過一會兒,用鑷子夾出,搭晾在燒杯壁上(或其他物品上)。
2.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四點:
(1)盡量選擇紫包心菜的薄葉,少用梗;
(2)紫包心菜撕的塊要小一點;
(3)用手反復擠壓菜葉時,不要把塑料袋弄破了;
(4)擠壓菜葉的時間以汁液變紫為準。
3.學生制作指示劑
三、檢測身邊常見物質(zhì)的酸堿性。
1.學生操作:讓學生把帶來的各種液體裝入洗凈的果凍盒里或白色的瓶蓋里,然后用自制的指示劑逐一滴入茶水、糖水、橘子汁、肥皂水、洗發(fā)水、自來水、小蘇打水等各種各樣的液體中,根據(jù)顏色的變化,判斷物質(zhì)的酸堿性,填寫實驗記錄。
2.談話:我們用紫包心菜汁做指示劑只能初步檢驗身邊常見物質(zhì)的酸堿性,要想準確檢驗物質(zhì)的酸堿性,還要用其他的指示劑,以后到中學化學課會學到。
四、課后練習
1.課后作業(yè):
。1)用自制的紫包心菜汁或檢測紙檢測秦淮河水的酸堿性。
(2)查閱資料,研究水中的酸或堿過多時,對動物、植物、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有什么影響。以此進一步引起學生對水污染的關(guān)注。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