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27 12:05:22
2.教師隨堂巡視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提請注意,浸染得好的應(yīng)叫學生適可而止。
五、浮析交流
I.將學生作品張貼展示。
2.提問:
、倌阕钕矚g哪一塊?說說你的理由?
、诟嬖V大家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第 2 課 時
教學內(nèi)容:活動二(扎染一塊花手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染纈工藝的特點和歷史,以及圖案的基本知識。
過程與方法:掌握染纈的基本方法和要領(lǐng),在實際操作中感受色彩的變化與韻味。
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和對民間傳統(tǒng)藝術(shù)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染纈的基本方法和要領(lǐng)。
教學難點:掌握染纈的基本方法和要領(lǐng)。
課型:繪畫制作
教學準備:方形渲紙,顏料,毛筆等
教學過程:
一、 嘗試表現(xiàn)
1.欣賞上節(jié)課優(yōu)秀作業(yè),回顧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驟。
2.導人新課,提問引導思考:制作紙手帕染前要先折。那么,制作布手帕在染前,你準備將布料做怎樣的處理?
3.學生討論、嘗試。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仿效民間藝人的手法,制作扎染手帕。
5.板書課題:花手帕(二)布手帕
二、方法指導
1.觀看短片,了解民間扎染的發(fā)展、制作過程、方法,以及民間扎染作品欣賞,畫面配講:
、僭臼俏覈鴤鹘y(tǒng)的民間印染工藝之一,主要盛產(chǎn)于我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其制作方法是把布料用繩線捆扎后,再用染料煮染。凡是扎了的部分染料進不去,這樣就保留了布料原有顏色的面貌而形成圖案,因此叫扎染。
②在機器印染術(shù)出現(xiàn)之前,人們的服飾花紋、家居用品等就是用這種手工工藝制作而成,至今在一些地方仍然保留著扎染作坊,如湘西鳳凰、云南大理、貴州等。
、墼咀髌飞蕵銓、自然、大方,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民族風味。
2.教師模擬民間扎染作坊師傅的身份,示范、講解課堂制作扎染花手帕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①捆扎布料。
②浸染布料。
③展開呈現(xiàn)。
三、觀察分析
1.將扎法圖示和染出的圖案兩兩對比欣賞,從中明了制作扎染手帕的關(guān)鍵所在:扎的方法、位置、松緊等直接影響扎染紋樣的樣式,扎、染前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先進行設(shè)計。
2.學生開書欣賞書中作品。
四、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學生動手制作扎染手帕。
2.教師隨堂巡視指導。
五、評析交流
1.將學生的扎染作品懸掛在教師課前牽扯的鐵絲或繩線上,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2.提問:
①你是如何做出扎染手帕的?有小竅門嗎?
、谀阕钕矚g哪一塊?說說你的理由。
、墼俳o你一塊白布,你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成花手帕?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