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24 14:13:12
在《我是草原小騎手》的音樂中,學生律動出教室。
第二課時
一、導入——激趣
課件播放《我是草原小騎手》的MTV,學生律動進教室。
師:草原的景色讓我們流連忘返,這節(jié)課繼續(xù)讓小精靈帶著我們感受草原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
二、整體聽賞——想象畫面
學生聆聽全曲。
師:這首樂曲的名字老師要先保密,讓我們接下來聽它的第一樂段。
三、分段欣賞
1、第一樂段:聽——配圖、敲擊
師:這里有兩幅圖,大家邊聽邊思考,如果要你給這樣的音樂配上畫面,你會選擇哪一幅?為什么?
(1)聆聽第一樂段。
。2)給音樂配上相應的畫面。
(3)總結出相通之處,即二者所營造的氛圍都是熱烈奔放的。
(4)揭示主題——二胡獨奏《賽馬》。
(5)敲一敲
a.出示第一音樂主題,啟發(fā)學生觀察節(jié)奏特點。
b.老師敲鼓帶領學生用筷子模擊節(jié)奏。
c.隨音樂即興伴奏。
引導一部分學生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伴奏,沒有打擊樂器的同學敲擊筷子伴奏,并引導學生站起來到教室里尋找聲源,如拍擊桌、門、凳等,鼓勵學生大膽表現(xiàn)。
d.讓學生說一說敲起這樣的節(jié)奏有什么感覺,說一說腦海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場面。
2、第二樂段——敲擊、吹奏
。1)聆聽第二樂段(課件出示第二部分音樂主題)
聆聽要求:
a.邊聽邊想象相應的畫面。
b.如果你聽到的是輕快活潑的音樂,可用相應的舞蹈動作表示。
。2)檢查課前布置的從日常生活用品中尋找聲源的情況。學生展示自己所帶的物品和各種不同敲擊方式。
a.課前要求所帶日常生活用品能敲擊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如用調羹敲碟子等。
b.鼓勵學生用與他人不一樣的方式敲擊,看是否能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3)敲一敲
a.老師彈奏第二音樂主題,請學生用自己準備的樂器伴奏。
b.比較第二樂段與第一樂段在節(jié)奏、速度上有何變化。
(4)奏一奏
學生用豎笛吹奏第二音樂主題。
。5)說一說
a. 比較第二樂段與第一樂段在情緒上有何變化。
b.聽到活潑輕快的旋律,你想到怎樣的畫面?
。6)敲一敲
一部分學生用豎笛吹奏第二音樂主題,一部分學生用自備樂器伴奏,再次表現(xiàn)輕快活潑的旋律。
3、第三樂段——跳
。1)聆聽第三樂段:師指出第三樂段有再現(xiàn)了第一音樂主題。
。2)在聆聽的過程中鼓勵大膽想象賽馬場景。
。3)隨音樂用舞蹈動作表現(xiàn)。
四、完整聽賞——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討論(以《賽馬》為背景音樂)
學生針對不同樂段用何種相應的方式表現(xiàn)進行討論,如:打擊樂器伴奏、視奏、舞蹈、情景表演等。
2、評價
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并相互評價,歸納出最合適每個樂段的方式。
3、創(chuàng)編
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各自的任務進行創(chuàng)編。
4、參與、表現(xiàn)
完整地伯父播放音樂,學生根據(jù)不同樂段的情景用相應的方式進行表現(xiàn)。
五、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大草原是美麗的,大草原上的音樂又是如此動聽,以后有機會,希望大家到大草原上去,親身體驗一下那充滿情趣的生活,親耳聽聽那里人們演奏的動聽的旋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