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5-23 14:27:08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冀教版三年級品德上冊《我和同學》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學習目標
。ㄒ唬┲R目標
知道同學之間應該理解、尊重,珍視同學之間的友誼,彼此做好朋友和好同學。
(二)能力目標
學會與同學友好相處、平等交往,感受同學之間的友誼。
。ㄈ┣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與同學交往中感受同學之間的友誼,能夠團結友愛、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正確對待同學之間的矛盾與沖突,能夠相互尊重和理解。
教學建議
1.我們是好朋友
(1)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說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教科書上的圖片都提示了什么內容?除此之外,還有哪些?以這些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同學之間在學習 和交往中會發(fā)生一些問題,比如教材中提示的在課桌上畫界限的例子,引導學生說說“怎樣才能成為好朋友?”“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做?”同學之間需要合作、幫 助、友誼,共同的學習生活會使他們成為好朋友。
(2)教師可以讓兩個學生或一個小組共同完成一項輕松的任務。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由不同年級之間的學生共同組成合作小組。教師可以讓一個同學與另一個 不認識的同學結成伙伴,給他們十分鐘的時間,完成一張有關伙伴的問卷,問卷包括以下內容:我和伙伴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伙伴喜歡的食物是什么?伙伴喜 歡做的事情是什么?伙伴喜歡看哪些電視節(jié)目?伙伴喜歡什么課程?等等,通過學生的相互問答,完成他們各自的問卷,然后公布大家的問卷。目的是讓同學對自己 的伙伴有比較深入的了解,班級之間通過相互傳閱后,了解了另一個班級同學的情況,有相同經歷和興趣愛好的同學就可以跨班結成伙伴;顒邮雇瑢W們看到,人與 人之間的興趣、愛好、特點各有不同,只有尊重個人的差異,大家才能友好團結。
。3)建立班級通訊錄。通過該活動可以讓同學之間相互認識,記住同學的名字并與同學建立友誼。活動方式是,每個學生將自己的姓名、家庭電話號碼和自己 的愛好等內容寫在一張紙上,教師與學生一起做個“我班的同學”小冊子,放在教室里,供學生們翻閱和查看,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相互交流,比如:打電話、請 同學到家里來、一起游戲等。也可以通過彼此面談的方式,然后寫出介紹自己的提綱。老師根據自我介紹的提綱,整理一份班級通訊錄。
2.相互理解
。1)根據教材的提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有哪些?你是怎么解決的?”教材有一個圖片反;映的是一個小孩扔雪球,不小心 扔到一個同學的身上。同學之間應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類似的問題還很多,比如不小心碰掉了別的同學的東西,不小心將球踢到別人的身上,我們雙方應該怎樣 做?有沒有發(fā)生不愉快呢?發(fā)生了口角,我們又該如何處理呢?
。2)學校里可能有殘疾學生,或者有受傷后堅持上課的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們?同學之間要不要尊重、友愛、關心?
。3)引導學生討論有關同學之間相處的問題,讓學生自己理解同學之間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通過討論問題和有關內容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同學之間相處的技巧,學會解決同學之間生的問題,明白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和理解,以此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3.合理解決沖突
。1)同學之間起外號、叫外號可能是最常見的,其實這是不尊重別人的行為,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這樣會傷害別人的自尊心,也會造成同學之間的關系緊張。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相互尊重。
。2)學生之間往往會因為各種小事引起糾紛。教師可以設計角色扮演的情景。比如:一個同學叫了另外一個同學的外號,口角開始,接著動手打架了。教師可 以設計一個問卷,如:兩個同學打架后會發(fā)生什么?老師可能做什么?校長會采取什么措施?其他同學怎樣對待他們?打架之前有沒有其他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可 以根據以上問題,要求學生填寫兩個孩子打架所引發(fā)的后果。并在評論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師可以通過以上活動中學生問卷上提出的建議,講述和解通常是比打架能更好地解決矛盾和沖突的辦法?梢酝ㄟ^成功解決沖突的事例,也可以是這個 事例的延伸,兩個學生和多個學生參與,共同解決糾紛,叫外號的同學在打架之前就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向同學道歉,矛盾化解了。
。4)教師最后要引導學生談談解決同學之間沖突的辦法。可以列出幾條選擇,貼在教室的墻上,當發(fā)生沖突時供學生利用這些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合理解決沖突。
4.誠實守信
。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上的圖片,讓學生說說這個故事的含義,引導學生討論,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讓學生了解了什么?你們知道哪些有關誠實的故事?大家可以分小組交流,也可以在班里向全體學生做介紹。
。2)引導學生收集有關誠實的格言,先進行交流,講清楚格言的含義,然后將每個學生自己喜歡的格言寫在教材留白的位置上,并引導學生了解不僅僅在教室里學習誠實,更重要的是落實到行動上,永遠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3)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講一件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有關誠實守信的故事。比如教材上提示的內容,我們身邊還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是怎么做的?
。4)每個小組收集一個有關誠實守信的故事,在班上進行交流。
主題教學思路
在學校生活中,同學之間的關系是最基本的關系,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小學階段要在一起學習、生活6年,可能是學習生涯中彼此在一起時間最長的階段。找們如 何引導學生在幾年的學校生活中建立純潔的友誼,學會與人平等相處,尊重和理解不同性格、不同特點的同學,是學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怎樣幫助學生增進相互之 間的了解是建立學校道德秩序的基礎,學校生活也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如果一個人了解他人,就更容易重視他人并對它們有一種親近感。在學校中創(chuàng)設一種積極的 學習氛圍,讓學生相互了解、互相尊重、互相關。已是非常重要的。
同學之間交往要誠實守信,引導學生做誠實守信的人是家長、老師和社會共同的希望。誠信問題也是近幾年來人們關注的熱點,教材通過講故事和列舉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案例,引導學生了解城市守信的重要意義。
教材分析
。ㄒ唬┍菊n內容結構分析
第48頁的圖片,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的情景。學生在學校學習中相互幫助,表現了同學之間的友愛;學校組織外出旅游時,大同學拉著小同學,展現了不同年級的同學問團結友愛、相互幫助的精神風貌。
第49頁的圖片,通過同學之間發(fā)生的故事,說明要學會處理矛盾,解決糾紛;同學之間合作,共同完成繪畫作品,說明同學之間的友誼是在共同的學習生活中建立起來的。
第50頁的圖片,主要是引導學生了解同學之間應該如何友愛、理解、尊重和寬容。同學之間要處理好這種關系。通過引導學生一起討論問題,懂得同學之間如何相處。并在留白處發(fā)表自己對問題的見解。
第51頁的圖片,通過給同學起外號這一反面事例,引導學生討論如何解決同學之間發(fā)生的矛盾與沖突。在學校中,做游戲也應該是有規(guī)則的。學會合理解決沖突,緩解矛盾,讓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表明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第52頁的圖片,通過講述一個誠實守信的故事,引導學生:了解誠實的意義。讓學生收集有關誠實的格言,相互交流,懂得誠實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第53頁的圖片,講述了兩個事例,一個事例是兩個同學約好去看望一個生病的同學,天下起了大雨,由于已經約定了時間,不能失言,因此兩個同學克服困 難,如約前往。另一個是反例,一個同學忘記做作業(yè),但為了不遭到老師的批評,說了謊話。通過事例,引導學生收集社會生活中誠實、守信的故事,相互交流,讓 大家有新的感受,增強誠信的意識。
第54頁的圖片,通過一個同學兩次由于一些原因失約的故事,說明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講誠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要勇于承認并改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