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墨香悠悠 2018-05-18 11:29:03
幼兒的安全是一切發(fā)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兒生命健全的基礎上才能保證其身心健康發(fā)展。現(xiàn)在家庭安全教育有很大的弊端,很多家長不論在什么時候都充當起孩子的保護傘:“寶貝,這里危險,太危險了。”說完,不是抱走就是哄走。弄得孩子還沒搞清楚是怎么一種狀況,不明白剛才為什么危險,哪里危險,危險程度是多少,就被動離開了。這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對安全是盲目的,是無知的,這時候讓孩子自己去注意安全,已經(jīng)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安全教育從幼兒抓起勢在必行。我覺得家長們應該讓孩子成熟起來,自己撐起自我保護的大傘,讓自己自然健康的成長。
一
從日常生活小事中,引導孩子如何關注安全問題。
要讓幼兒學會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變化,遵守活動規(guī)則。一方面引導孩子不得做任何危險的動作。比如:有的東西(電、火)是不能碰的,就堅決不能碰。另一方面也要教會孩子盡可能早的記住父母親人的一些信息,并引導孩子學會在危險情況下學會撥打緊急求助電話。
二
多與學校進行溝通,跟老師一起配合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教育問題。
家長應注意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安全教育,與老師積極溝通,把安全教育滲透到各領域的活動中,創(chuàng)設以游戲,角色扮演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比如:家長可以跟老師交流,了解近階段學校的安全教育的一些手段。然后在家里模擬學校的一些方法。
三
安全教育中,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特點。
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步調一致,千萬不能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孩子象一張白紙一樣在這個世界上學習各種的文明,如果大人都不能統(tǒng)一口徑,勢必造成孩子一種混亂的思想。“這到底能不能做。這樣做到底安不安全。我這樣做了,到底危險嗎?”對于安全問題,孩子的心理造成紊亂。
四
把安全問題的主動權交還給孩子,讓學會孩子獨力判斷。
每一天家長無時無刻都在擔心孩子在與外界接觸中會受到傷害,因而每天不知要對孩子說多少次“不可以”,一天以內(nèi)要禁止孩子做多少事。對于如果不是危險的動作也不要強行阻撓,讓孩子自己學會判斷安全與否。如果過度的保護,是哈,有的時候是保護了孩子的暫時安全,卻害得孩子不但身心受到了影響,而且對于安全變得非常的無知。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對安全意識淡薄,時不時的仍然會犯同樣的問題。有的孩子對安全產(chǎn)生一種恐懼的心理,玩什么都是小心翼翼。有的孩子則把自己的安全問題,完完全全的交給家庭,交給社會,認為這個問題不是他們所考慮的,從而就很少關心的安全問題。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