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09 18:11:15
陸游從小就生活在戰(zhàn)亂紛紛,國破家亡之中。在他年僅三歲的時候,汴京就被金兵占領了,他從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國的志向,長大后他親自上戰(zhàn)場參加抗金戰(zhàn)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陸游一生渴望的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的強烈愿望,始終沒有實現(xiàn)。他只有用他的詩歌來表達他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民族的憂慮。
出示下列材料:
20歲時,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親臨戰(zhàn)場、殺敵報國。直到四十多歲時,他才有機會在軍中做一名軍官,實現(xiàn)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1、“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ā肚镆箤猿龌h門迎涼有感》)
他寫出了淪陷區(qū)人民對故國之師的期待.
2、“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ā督疱e刀行》)
他寫出了南宋軍民不甘屈服的氣概.
3、“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ā妒辉滤娜诊L雨大作》)
他老病僵臥之時在夢中親臨前線,斬將奪關,盡復漢唐故地。
4、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ā蛾P山月》)
他寫出了對朝庭不想收復失地的深哀巨痛。
5、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ā稌鴳崱罚
他寫了更多的是自抒報國壯志的憂國深思的作品。
7、讀了這些詩句,你的心情如何?再次感情朗讀讀全詩《示兒》
8、小結:陸游一直渴望南師北定以統(tǒng)一祖國,九州大同是詩人終生為之奮斗的理想。他等啊,盼啊,所以有詩句“南望王師又一年”。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的南望,一直盼了、望了60年。他都八十五歲了,北方還沒有傳來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詩人又一次發(fā)出了內(nèi)心的傷悲,當他“最后一次把將斷的氣息又來說未完的心事和無窮的希望”時,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憤。為國恥未雪而死不瞑目,一切愛國之士讀到這樣的詩句,怎能不潸然淚下?
9、感情讀詩。
四、讀寫結合,體驗情感
1、同學們,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來到700多年前這位偉大詩人的病榻前,如果你是陸游的兒子,此刻你看到了你的父親,他雖然久病纏身,不久于人世,但心里更痛的是中原不能收復,祖國不能統(tǒng)一,他面容枯瘦,眼神里卻滿含期待和信念,他用緩慢而深沉的語調表達人死之后萬事皆了無牽掛的曠達和淡定,但又希望你能在家祭的時候,要告訴他中原收復的消息。
面對這樣的父親,你會對他說些什么呢?請寫下來!
2、全班交流,評價。
3、老師小結:是的,陸游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tǒng)一,從這里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zhí)著、深沉、熱烈、真摯,又是何等的悲憤!
4、同學們,讓我們通過讀來表達對這位愛國詩人的崇敬吧!
(回到文本,把積累的感情通過朗讀再次釋放。)
五、拓展延伸,情感內(nèi)化
1、一位懷著滿腔愛國之情的老人,帶著他的希望離開了,他的遺愿到底有沒有實現(xiàn)呢?
2、生討論回答。
2、出示材料:
○陸游死后24年,宋和蒙古會師滅金。
“不及生前見虜亡,放翁易簀憤堂堂;
遙知小陸羞時薦,定告王師入洛陽。”
(劉克莊《后村大全集》卷十一《端嘉雜詩》之四)
○陸游死后66年,元師滅宋。
“青山一發(fā)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
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志拔酢鹅V山先生集》卷三《書陸放翁書卷后》
○陸游死后79年,元兵敗宋于厓山,宋亡。
陸游孫子元廷聞厓山之變,憂憤而卒。
陸游曾孫傳義聞厓山之變,不食而卒。
陸游玄孫天騏于厓山抗元戰(zhàn)役中蹈海死。
……
這些都不負陸游愛國之詩教育的結果。
4、師述:面對強敵的入侵,面對淪陷的家園,面對人民的悲泣,一位位愛國志士站出來了,陸游就是其中一個;一個個民族英雄誕生了,岳飛就是南宋歷史上一位最著名的愛國將領、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跡連同他的千古絕唱《滿江紅》,一同流芳百世,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5、結課:
○設問:在今天,我們學習《示兒》這首詩有什么意義?
○出示: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過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光大道……
○只有象梁啟超先生所說的一樣,我們的國家才有前途,陸游的悲劇才不會發(fā)生,同學們,讓我們懷著陸游那滿腔的愛國之心,把我們少年的心聲說出來吧!
附網(wǎng)友評:
我談談我的看法,不一定合適,僅供參考:
。保糯姼杞虒W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是讀讀背背,即讀熟了,背會了,我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很大一部分了,因為我們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靠什么呢,靠的是誦讀,要做到熟讀稱誦,但是從你的設計來看你讓學生讀得不夠充分。
。玻P于作者等相關資料可以提前布置給學生,讓他們查資料,課內(nèi)匯報即可,這樣效果更好。
。常愕耐卣寡由斓降谌龡l即可,后面的我覺得就不必了。因為遺囑是給家人的,和岳飛等恐怕沒有什么直接關聯(lián)。你要反映的是家人遵照遺囑奮起抗金就可以了。
總之,你要把重點放在通過熟讀理解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上,讀得一定要充分,必須做到熟讀稱誦。
——新疆胡楊林
我覺得你讓學生讀得太少,因為這堂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學詩,其它的內(nèi)容只是為了幫助學懂這首詩的,所以,不能把主次顛倒了。
昨天,外甥到我家來,說學了三首古詩,我讓他讀讀,可是《游園不值》連作者一共才三十幾個字,他就讀錯了三個字,說明老師在上課時根本就沒有讓他們多讀,那講了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呢?
我們要使學生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過讀來實現(xiàn),當學生能滿含悲憤地讀出詩句時,你能說他們不懂嗎?
你的設計,背景材料介紹得太多了。當然,背景的介紹利于學生對詩句的理解,有利于情境的設置,但這不是無限制的,教學的重點還是應該以詩句為主。
一家之言,姑妄聽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