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維可教育 2018-05-08 12:09:16
第一,嘗試讓孩子自己承擔拖拉做作業(yè)的后果。
當孩子等到最后一刻才去做作業(yè),這時家長不要對孩子嘮叨或批評,也不要出于不忍而替孩子完成作業(yè),而是讓孩子去體驗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后果。這種后果可能是因為作業(yè)做的匆忙,錯誤太多而受老師批評;可能是時間熬的太晚第二天聽課沒精神,等等。當孩子嘗到這種后果之后,再問孩子自己的想法,是否想要改變這種狀態(tài),以及有什么辦法可以改變。
第二,提前與孩子一起制定好明確的“家庭作業(yè)時間表”。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見,放學回家之后的時間安排,活動安排,比如放學回家后是先休息,還是先寫作業(yè)?家長在哪個時間段有時間幫孩子解決作業(yè)難題?作業(yè)寫完后可以什么方式來放松,是看電視,還是玩游戲?以及幾點要確保能上床睡覺?一旦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家長就要嚴格要求孩子落實執(zhí)行。
第三,用鬧鐘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在孩子開始寫作業(yè)之前,可以讓孩子自己預(yù)估下大約需要多長時間完成作業(yè),然后用鬧鐘定時,作為一個激勵措施。這樣孩子看到不斷流失的時間,速度會不自覺加快,同時思維也會變得敏捷。如果按時完成作業(yè),可以適當表揚孩子或獎勵孩子;如果沒有完成也不要打消孩子的積極性,比如,不要說“你看,沒完成吧”諸如此類的話語。鼓勵孩子再接再厲,或下次做出合適的時間安排就行。
第四,不要強加給孩子額外作業(yè)。
現(xiàn)在孩子學習壓力比較大,許多家長在孩子做完作業(yè)后總想讓孩子多學一些,于是給孩子增加額外的習題練習。如果孩子自己覺得需要多做些練習,那他自己可以選擇需要練習的科目;但如果孩子不愿意的話,這樣容易造成孩子對學習的反叛心理,其實得不償失。
第五,允許孩子有不同的學習風格。
就像大人工作,有人喜歡戴耳機,有人喜歡安靜無干擾。孩子做作業(yè)也一樣,有些孩子喜歡一邊做作業(yè),一邊聽音樂,而有些孩子喜歡鴉雀無聲,安安靜靜。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即便孩子寫作業(yè)時開著音樂或電視,也未必在真正聽里面的聲音,未必在受著干擾,相反,一些音樂還會促進人的思維活躍性,反倒有助于思考。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