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8-05-05 19:32:10
1、在生活、學習兩方面給予孩子主動權
多數(shù)乖孩子習慣了一切由父母包辦,為了不引發(fā)自己和家長的沖突,孩子就完全聽從家長的安排,孩子怎么能主動呢,他已經被剝奪了主動的權力。這樣的孩子,不僅僅是學習不主動的問題,而且生活中一切都是不主動的。對于這樣的孩子,家長應該給予孩子各方面的主動權。家長只能起監(jiān)督、指導的作用,家長“出謀劃策”,選擇權、決定權是孩子的。
2、減少孩子的抵觸情緒
一般來說,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其獨立意識越來越強,叛逆心也是如此。父母應特別注重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交流。在交流中,正確的做法應是,認可孩子的學習熱情,肯定孩子在學習上的付出及價值。當孩子減輕了對父母的抵觸情緒時,他們便能很好地接受的父母在學習上給予的教育。
3、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自我意識,明確學習目的
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自我觀念,讓他學會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讓孩子懂得自己的成長、進取、退步或停滯,都跟自己的心理和行為直接有關,別人和環(huán)境只是間接原因。幫助孩子明確學習目的,讓孩子明確學習對于他自身真正的意義。目的明確了,孩子才能更好地、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4、加強孩子責任感的教育
要想讓青春期孩子知道自己的學習責任,父母不妨坦率地告訴他:在每一個家庭中,父母和孩子都有各自的責任。對于孩子來說,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說,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不應要求父母去承擔本該屬于自己的責任。當孩子具有高度的學習責任感時,他便會主動地去學習,并盡自己所能去搞好學習。
5、在學習過程中,對孩子進行方法指導
通常,孩子的學習計劃本由他本人親自制定,交與父母參謀。當孩子能夠堅持按照計劃行事,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后,孩子就打開了自主學習的大門口
對此,父母應明確地告訴孩子:學習不是任務,而是通過解決難題來鍛煉思維的一種過程。因而,在學習的過程中,父母不要一開始就幫助孩子解決難題。而是對孩子進行方法上的指導,讓他學會審題、篩選題中的有用信息,旁敲側擊,并鼓勵孩子大膽嘗試用各種方法去解決問題。
6、引導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監(jiān)督,讓孩子主動實施。家長要學會欣賞孩子,欣賞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并及時給予鼓勵,時間長了,孩子就一定可以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7、培養(yǎng)孩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教會孩子檢索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各種工具書是他們自主學習必不可少的。比如,《現(xiàn)代漢語詞典》、《英漢大詞典》等,孩子養(yǎng)成一旦遇到難題便查閱工具書的好習慣后,自然不會動輒向父母請教。同時,如今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父母不但要鼓勵孩子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還應教會孩子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檢索、下載文件。
8、要配合老師的教育
在關注孩子的學習表現(xiàn)這個問題上,父母要還應多配合老師,多與老師保持聯(lián)系。因為一旦遇到問題,父母可以跟老師形成一股強大的教育合力,來引導孩子走出學習上的困境,達到進步提高的目的。當然,父母也應鼓勵孩子多跟老師接觸,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這樣老師的教育效果才能更加顯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