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2018-05-01 15:32:57
作者簡介:
吉爾·巴克蓮(Jill Barklem),出生在英國埃塞克郡的埃平市(Epping)。埃平豐富的自然環(huán)境,是吉爾最留戀的,所以從小到后來結(jié)婚成家,她都沒有離開此地。
埃平的一草一木是吉爾創(chuàng)造《野薔薇村》的一切靈感來源,也伴她度過艱難的童年時光。
吉爾自小就患有視網(wǎng)膜剝離的眼疾。所以不能像一般孩子跑跑跳跳。后來,她母親發(fā)現(xiàn)她有繪畫的天份,就鼓勵她畫畫,也讓她排遣時間。
吉爾后來進入倫敦的圣馬丁藝術(shù)學院(St Martin's School of Art),每天要花一小時坐車到倫敦。她為了排遣路上的無聊時間和車上的吵雜,開始想象在埃平的森林里,有一群和平、友善的老鼠在樹洞里建立家園,在懸鉤子灌木叢(Brambly Hedge,野薔薇村)里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她一邊構(gòu)思,一邊也順手在車上速寫。之所以選擇老鼠為主角,主要是吉爾小時候養(yǎng)了一只老鼠當寵物。
吉爾畢業(yè)后,從事插畫的工作。有一天,她決定拿著她多年來所設(shè)計的野薔薇村的畫稿,尋求出版社的意見,因而獲出版社的青睞,她個人的野薔薇村終于成為大家都心向往之的桃花源。
1980年,吉爾推出了野薔薇村的春夏秋冬四個故事。吉爾為故事中的老鼠設(shè)計了不同的樹屋。每一棟樹屋都以剖面圖呈現(xiàn),讓人對老鼠們在樹屋里的生活有最大的想象空間。樹屋的房間配置和人類一樣,有客廳、臥房、浴室、廚房、儲藏室等等。老鼠們還會收集樹頂?shù)挠晁,連接管線,成為自來水系統(tǒng)。
野薔薇村的生活是自給自足的。老鼠們把共同采集來的果實、橡果、好心的母牛送來的牛奶,做成果醬、面粉、奶酪、腌漬品,收藏在樹樁倉庫。
春夏秋冬,老鼠們都忙著為過冬做準備,但遇到節(jié)慶或是一只小老鼠的生日,他們就會舉行盛大的慶祝聚會。有時到草地去野餐(《春天的野餐》);或臨時鑿一座冰宮,遵照先人的傳統(tǒng)舉辦雪中舞會(《雪中舞會》)。老鼠們的生活雖然平和,但不單調(diào)。他們樂于為朋友在寒冬來臨之前,送上一條被子(《高山歷險記》)。為剛成家的小兩口,送上一個方便舒適的新家。(《河邊的婚禮》)
吉爾深藏在心中多年的野薔薇村,出版之后,得到小朋友(還有不少大人)的喜愛。每個人都有一籮筐的問題想問吉爾。野薔薇村在每個人心中都可能是一個真實的所在。這一切要歸因于吉爾認真的創(chuàng)作功力。
吉爾在學生時代,老師就非常贊賞她在生態(tài)插畫方面的表現(xiàn),還建議她往動物插畫上去發(fā)展。吉爾構(gòu)圖每一幕場景都非?季。花草樹木確實有生長、共生的地方;每一種植物的花形、顏色、種子的外觀,不同種類的老鼠的筑巢特性,都不是憑空想象的。而野薔薇村的奶酪工廠和面粉廠(《河邊的婚禮》)都是她先做足了功課,考證出水車、輪軸、器械的原理,才動手為老鼠們設(shè)計出一座完美而且真的有用的工廠的。
吉爾認真的態(tài)度,使野薔薇村讓人相信它的存在。但是,她先天視網(wǎng)膜剝離的問題,也在出版了第八本《芭比的寶寶》后,造成視力的喪失(最后交稿時只看到畫稿的一半)。幸運的是,吉爾的眼睛在手術(shù)后,視力已完全恢復。
《野薔薇村的故事》出版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全世界已有十四種語言版本,我們樂于將野薔薇村介紹給我們的孩子和不失赤子之心的大人。就像吉爾說的,野薔薇村本來就在那里,她只是照實把它們畫出來。也許,當你在樹林間、草叢里漫步時,注意看看,就會在樹干上看到一點燈光、一縷白煙。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