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2018-05-01 14:29:42
內(nèi)容簡介
“年”這個傳說中的怪物,在中國流傳久遠,大家對他似乎耳熟能詳,卻又十分陌生,因為沒有一個人能確切地描繪他的長相,也正因為如此,越是增添他的神秘性,也就越發(fā)引人好奇,于是“年”成為大家心目中一個神秘的可怕怪物。
由于“年”在中國人的眼中是那么的獨一而奇特,有關(guān)他的故事不勝枚舉,但內(nèi)容卻大同小異,大多敘述他如何出來欺負人,大家如何用鞭炮驅(qū)趕他,接著又如何慶祝。大家都輕忽“年”到底是誰,為什么想欺負人,除了年終歲末出來,其他日子里他都做些什么,說到底,大家對“年”的了解有多少?
然而,我們卻可以在由熊亮與耳火共同創(chuàng)作繪制的繪本——《年》中,一窺“年”的真面貌。在故事中,“年”是一個住在高山上的可怕怪物,每當歲末之際,會出來嚇唬人,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它竟然是由孤獨所聚積起來的一只怪物,因為沒有人和他玩,內(nèi)心空虛,情緒全都轉(zhuǎn)成怒氣,才會有傷人的舉動。咦,這不是跟人很相似嗎?其實,“年”不是山野中的怪物,而是人心靈深處的孤獨怪物,平時躲在人的心中,時而出來啃噬他的主人,每到歲末,所有人都齊聚一堂,共享親情、愛情及友情之樂時,“年”這個孤獨的怪物的情緒會產(chǎn)生一連串的變化:由孤獨→嫉妒→憤怒→想傷人,于是脫離主人的內(nèi)心,表現(xiàn)于外,到處嚇唬人。這就是讓人聞之喪膽的“年”的實際由來。
作者不忍大家對“年”束手無策,任由“年”霸住眾人的心靈。造成自傷傷人的凄慘結(jié)局,于是提供了戰(zhàn)勝“年”的成功絕招——打電話,只要打個電話給親人、愛人或朋友,將孤獨情緒自內(nèi)心深處釋放出來,就無法凝聚成“年”這個怪物,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錯愕,作者竟然提供“打電話”這么簡單的方式,未免太孩子氣了,沒錯,越是簡單的方法,越是致勝的關(guān)鍵,而這也是兒童解決問題的思維與作法,大人往往將問題復(fù)雜化而不知所措。
作者是以兒童的觀點來敘述故事,他在最前面就開宗明義的說明“年是由孤獨慢慢聚積而成的”,接著直指孤獨是會傷人的,而破除孤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電話找人聊天,吐露心事。這個故事簡潔有力的詮釋一個抽象的名詞——孤獨,而且也解開了千年之謎——“年”獸的由來。
作者之所以以兒童觀點為敘述手法,是體察了不是只有大人才會孤獨,兒童也會覺得寂寞。尤其是現(xiàn)代家庭,父母親工作忙碌,兒童又是獨生子女,沒有一個童伴,因此我們要鼓勵孩子自己找出方法去克服。教會孩子以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方法,去解決事情,才是教育最大的目的。這本繪本故事,將大家熟悉的“年”,化身成孤獨的怪物,讓兒童籍由簡單可行的方法驅(qū)趕寂寞,我覺得它達成了某種奇特的目的,因此,這是一本讓兒童有力量的繪本。
在圖畫的繪制方面,同樣也可體察畫者的用心,尤其是在造型的設(shè)計上,畫者承續(xù)了作者的精神,將“年”畫得圓滾滾,沒有尖銳的線條,而且整個臉部看起來憨憨的,倒有點像圓圓胖胖的小孩。無形中,拉近了兒童與“年”的距離,忍不住想貼近他,了解兇惡行為的背后所隱藏的真實情緒。……籍由閱讀的認同→移情→頓悟→啟蒙→成長的歷程,也逐漸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此外,繪者大量用“紅色”傳達了中國年的特色,讓整本繪本喜氣洋洋,充滿了年味再加上繪出過年的各種活動,包括放鞭炮、掛年畫、提燈籠等,也讓讀者體會了過年的熱鬧氣氛。
在許多出版社紛紛引進國外各式各樣繪本的當兒,由國內(nèi)畫者創(chuàng)作具有傳統(tǒng)文化、本土味的繪本故事,讓我們看見中國繪本也正以它的風格(不管是傳統(tǒng)或新式)慢慢興起,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風格的繪本。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